“你猜测的这些都是存在的,但,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你可知,此次守一派来我元甄派十二人,其中有三位六阶高手。你以为守一派因金三之事,出动三位六阶高手,如此兴师动众,真的只是想找你一个刚筑基的外门弟子寻仇么?”
苏玄朗愕然。
“守一派是来分化我门派众人的。”守正说道,接着便说出一段两派旧怨往事。
-------------------------------------
元甄派与守一派嫌隙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元甄派“希”字辈时期。
东陈国时期,元甄派得时任国主信任,门派势力大涨。后来黎氏谋逆,守一派因各种缘由选择支持黎氏。
黎氏取代陈氏建立东黎国后,守一派水涨船高,势力急速扩张。先是将道法同源的灵宝派、上清派收服,使之成为守一派附属门派,又收服了东黎国众多小门派及修道家族,有一统东黎国之势。
而元甄派与东陈国勾连甚深,自然不被东黎国国主所喜。只是碍于元甄派也是修道大派,实力不弱,且威望素著,不便直接除之。
国主先是剥夺元甄派掌门国师之职,接着便以清算陈氏为由,对元甄派多方打压。
当时东陈国一名国主之子陈观确实拜师在元甄派掌门门下,黎氏发动政变时,陈观还恳求自己的师父,当时的元甄派掌门率众救援。只是因种种原因,时任掌门并未同意。陈观见状,便自行离开了元甄派。
东黎国国主要求元甄派交出陈观,陈观已离开,元甄派自然无法交人。国主便命守一派率众责问元甄派。
守一派借着东黎国国主之令,率东黎国众修道门派、家族众人逼迫元甄派,并打伤数人。
时任元甄派掌门乃是现任掌门守护的师父景元。
景元虽为修道之人,但对朝堂政治也十分了解,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景元见门派危难,便传位于守护,然后自缚双手,随守一派前往面见国主,承担所有罪责,自裁于顺安城。
景元既死,东黎国主认为不宜逼迫过甚,便放过了元甄派。
景元以己之死保全了元甄派。
东黎国主虽然放过了元甄派,但守一派却没有。
守一派一直想统一东黎国诸派,但失了国主的支持,无法从明面上打压元甄派,便在暗处不停给元甄派使绊子,又或是故意寻衅,又或是拉拢分化元甄派弟子......
-------------------------------------
守一派此次借金三之事问责元甄派,明面上是问责,实际上,一是想通过问责试探元甄派虚实,二是试图分化元甄派,后期可以针对性的拉拢一部分元甄派之人。
通过元甄派的应对可以试探元甄派门派实力虚实。
如果元甄派冒着门派威望降低的风险,将苏玄朗交给守一派处置,气势上已经弱了,表明元甄派实力不足,不想发生冲突,守一派就可以徐徐开展收服元甄派的计划。
如果元甄派反应激烈,则表明元甄派可能有隐藏的战力,或者有鱼死网破的战意,那收服之事可能要延后了。
即使此次无法收服元甄派,但通过向其施压,分化元甄派内部,也能达成一部分守一派的目的。
守护、守正心如明镜,对守一派此行目的了然于胸。因此,当几位掌院和长老意见不一致时,守护当机立断,收苏玄朗为弟子,绝了那些要将苏玄朗送给守一派众人之心,统一了众人处理此事的意见。
同时,掌门直接收苏玄朗为徒,也是向守一派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元甄派不惧守一派任何责难,做好了冲突的准备。
当然,于守护个人情感上,自己的师父间接亡于守一派之手,也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向守一派屈服的。
-------------------------------------
“上面说的,才是掌门真正收你为徒的缘由。现在,你可明了?”守正说道。
走了99条弯路,我开创了内丹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