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的景色,自古以来就是没得说:漂亮。
时令初秋,满眼的绿色,青山绿水之间拥挤着遍野的庄稼,田野中有一条白色的官道,像女孩的衣带迎风飘扬,伸向远方。
官道上有一位中年人和一位十几岁的少年,两人骑着马,并绺而行。
“逊儿,这次去四明,不要缺了礼数,千万记得。比武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要伤了人家,也不要伤了自己,该让的时候就得让,你哥哥在外面做官,多亏了人家的照顾,要记住了,记住了?”
“嗯。”
儿子瓮声瓮气老老实实的应了一声,却又偷偷咋了咋舌头,背着父亲做了个鬼脸,父亲轻轻皱了下眉头,儿子后颈肉一动,就知道儿子在做鬼脸了,这个小儿子,总是不省心,不像大儿子。
少年名叫骆宾逊,父亲名叫骆隐。
骆隐面白少须,头戴纱罗幞头,中年书生模样,宾逊还有个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骆宾王,相传宾王七岁的时候就写出咏鹅,诗文之才当时就名动天下。宾王后来中了进士,先为长安主簿,后来因事贬为临海县丞,现又升为高邮县令,期间多亏了贺家的照应,才有惊无险。
骆家和四明贺家世代交好,每年春秋两季相聚,既是切磋后辈武艺,也是春天就踏青郊游,秋天则进山打猎。近十年来,贺家和武家日益走近,声势日隆,传言贺家之女贺青青要嫁入武家旁系,武家就是当今皇上武曌娘家,骆贺两家原本平等之势随之略略开始高低起来,此次去贺家,因为担心宾逊童心未泯,指不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所以骆隐一再叮咛宾逊不可失礼。
过了一宿,父子俩已到贺家的四明山庄,贺家派了下人远远迎候,二庄主贺知礼则带了子侄在庄门口迎接,一见骆家父子到来,上前满面春风地抱拳说道:“世兄世侄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堂入座。”转头对庄里大声喊道:“快上好茶。”回过头来又道:“大哥也刚刚从长安捎了口信来,说要好好招待世兄,可得千万多住几日。”
骆家父子含笑答谢回礼,随众人进入。贺家大庄主已入朝为官,不在四明,贺家子侄一辈中皆与宾逊年龄相仿,其中还有一个并非子侄而是亲戚,是贺青青的姨表兄范成宏。宾逊和众人一一打过招呼,本来就熟稔,所以并不拘束,只是心中记着父亲所说的不可缺了礼数的话,压着性子没和众人打闹起来,只好轻轻咧着嘴笑着,像一只招财猫。
因为一路鞍马劳顿,当日简单吃了接风宴,早早就休息,第二天用过早点,众人聚在了演武厅,这是例行节目,先由子侄一辈相互切磋武功,然后由长辈和子侄喂招。
骆家的武功来源于五禽戏和雁荡派,贺家则是家传的四明剑法,相传四明剑法和春秋时名动天下的越女剑法颇有渊源,走的是轻灵路子,却又异常凌厉。
四明和雁荡在江湖并不是大门派,名头不大,骆隐让宾王早早弃武从文,和宾王从小显露的文学天赋有关,宾逊还有个妹妹宾男,同为习武,因为是女孩子,出行不方便,所以这次没有一起来,宾王和宾男是一母同胞,宾逊则是庶出,宾逊母亲生宾逊时难产死掉了,宾逊从小由主母骆夫人养大,难免有手心手背之嫌,宾王早早离家,宾逊和宾男相伴长大,还有个家人原来名叫陆安,来自小桃花岛的渔民,进了骆家之后改名叫骆安,从小闲暇之余陪他们玩,骆隐虽对兄妹俩练武督促严厉,但是自己经常出远门,并没有把一门心思全部放在教导儿女练武上,贺家则越来越显现出从官之路的倾向,所以今天双方的切磋少了很多好胜之心,一团和气,就是范成宏和宾逊切磋时有点戾气,范成宏喜欢表妹贺青青,贺青青对宾逊颜色也不错,所以范成宏看宾逊有点斗鸡精神,算是正常。
小辈各自过招后,贺知礼和骆隐下场指点他们,然后让孩子们去玩了,两人换到内堂喝茶叙谈,叙及各自家事、武林诸事和朝廷动向,目前天下对皇上身后大宝传位于侄子,还是归于李唐,腹议纷纷,朝廷上下因此暗流涌动。
第二天才是众小儿女们期待已久的事情,进山狩猎。
青囊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