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师祖大胆设想,有没有可能这天底下的功夫,都源自一个或几个人?那个人的武功、内力、见识都高得令人难以想象,他的武功也需要很高的门槛才能学好,以至于他的徒弟们每人都只学到很少的一部分。而随着这些武功的进一步细化,使得弟子们不得不用自己的办法去补全原本不全的心法。他们的弟子继续分化师父传下的武学,继续自我补全,于是才产生了后世如此种类繁多的武学。这样一来,就解释了为什么龙国的武功会一代不如一代。”
这个可能性陆明倒是从未想过。如果这样的话,倒可以解释另外一个现象:就是随着时间推移,金庸世界里的武功越来越精细,招式越来越华丽。
内力需求却越来越少,威力越来越苍白——人们“改良”武功,并不是因为新武功胜过古武功,而是古武功门槛太高,后人学不了或学了也发挥不出威力!
最明显的例子是乾坤大挪移。乾坤大挪移的前身“斗转星移”是慕容家的祖传绝技。斗转星移最大的好处就是性价比高。不但实用,而且易练。
连慕容复这种废柴都表示没有压力。然而这门功夫到倚天时代却摇身一变,成了高端产品。非内家高手不练不说,而且七层的心法居然没几个人能练到三层以上!
波斯人倒是聪明,独辟奚径把乾坤大挪移第一层皮毛的功夫异化成了诡异的波斯圣火令武功,这才让乾坤大挪移的性价比回升了不少。可是波斯人内力多低啊!就
算把乾坤大挪移要回中水果,他们练得了么?早晚还得“改进”。
而正是因为这种“改进”,才让武学从最初的神威莫测,堕落到后来的中泰武术大赛程度。想到这里,陆明都忍不住有些感叹。
穿梭万界:从香江斩诡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