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蠡吞吞吐吐道。
“一两银子一份!”
那丫鬟笑嘻嘻伸出一根手指。
薛蝌现出了难色。
“行,给我们来两份!”
王蠡毫不犹豫的取出二两银子递去。
“小婢谨祝两位公子高中,请稍等片刻!”
那丫鬟抿嘴一笑,撒腿跑回屋,取了两份册子分递给王蠡和薛蝌,约数十页,印刷体。
“多谢姑娘了!”
王蠡微微一笑,与薛蝌离去。
出了门,薛蝌无奈道:“其实王兄不必买的,科举童生试就那么几招,熟读四书五经已无大碍。”
王蠡不可能暴露自己欠缺基础常识,只是道:“进考场时要杨秀才唱名认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当花钱买个安心罢,我们七日后在白鹭洲外会面如何?”
“也好,不见不散!”
薛蝌重重拱手,转身而去。
……
按大郑律,参加童生试,须四名邻人具名与一名秀才作廪生保,保其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身家清白,非娼优皂吏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贱业。
王蠡的爹娘只是失踪,并未有确切死讯,不影响科举,回到船板巷,王蠡找了四户身家清白的街坊为自己做保,街坊们都是厚道人,爽快的出具了保书。
“公子,回来啦!”
刚一回到家,小翠就迎了出来,扎着围裙,一副厨娘装扮,额角还有着细密的汗水。
王蠡颇有种美人恩重的感觉,如果光靠他自己,怕是连生活都安排不好,毕竟现代设施便利,而古代洗个澡都是大麻烦事,不外富贵人家,没些丫鬟小厮,日子根本过不下去。
“嗯!”
王蠡笑着点了点头,替小翠擦了擦额角的汗水。
小翠俏面一红,问道:“公子,你岳父叫你是为何事?”
王蠡把经过大体说了遍,见小翠面色不对了,忙道:“这事儿呢,也别着恼,无非人之常情罢了,娶妻当娶贤,张姑娘嫌贫爱富,我非但不怨她,反而感激她的不嫁之恩,免得娶了进门,搅得家宅不宁。”
“噗嗤!”
小翠抿嘴一笑:“公子真想得开呢,好啦,凭公子的人才,将来有的是好姑娘抢着嫁,张姑娘那是她眼瞎,公子先回屋吧,锅还炖在灶上呢。”
说着,一溜烟跑去了厨房。
王蠡暗暗摇头,回了屋,翻看起了杨秀才的札记。
前世在学校里,曾有过明清科举的课程,王蠡也曾用心了解过,与札记对比,可以断定,杨秀才的水平确实一般,却胜在基础扎实。
而这个时代因修法的缘故,从秀才开始,除了文试还要斗法,很多要点杨秀才讲的非常详细,确是物有所值。
当然,前提是考中童生,考不中,就没有修习儒家术法神通的资格。
红楼聊斋逍遥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