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的情况,老奴不方便背地里说嘴,但也感激姑爷照顾,就说刚才那个不知死的狗才,若是换一个心大点儿,说不定真就让他过去了,可是姑爷连犹豫都没有就结果了他,老奴自问也有些经历了,如姑爷这般,超过二百万两现银还不眨眼的,真是生平仅见。”
他这话其实说的隐晦,那就是周阳在京城的事情,他基本上事无巨细都报到了金陵薛家,这其中肯定包括了他和东方冰的亲密关系,受此影响,王淑英、也可能是薛宝钗坐不住,就动了进京的念头,这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刚才装修房子所谓的“内里只当是一家人”,其实也是暗示周阳与薛宝钗的亲事,张德辉知道薛蟠的成色,万一这位姑爷真动了不认账的念头,薛家还真没啥办法,只有两家绑定了,薛家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反倒是周阳自己,明显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就是不提暗地里的李纨、永昌公主,威远侯府虽然只剩下名分,东方冰的身份也不是薛宝钗能比的,两者结合之后,只要八公那边随便伸伸手,一个一等将军的世职就能落在他头上,无非是“赘婿”的名声差了点儿。
“记住这份儿本分,将来少不了你的。”周阳点了点头,没觉得他有什么不对,“若是太太带了文龙兄和宝妹妹入京,金陵那边的生意怎么安排的?二叔可有什么调整?”
“回姑爷,自从老奴来了北地,江南那边的生意就插不上手了。”张德辉明显心有不甘,“倒是各处的消息,凭着过去的老交情还能得到不少,最大的一点,就是二老爷搞出了一款新的海船,虽然造不了太大,但听说四五百料的船只,竟比过去的七八百料大船还要稳当。
速度更快、船身更强不说,抗风浪也更好,唯一的问题就是装的不如以前多,但胜在稳妥,这海上的生意是挣钱,却要拿命去换,说不定一个浪头过来,钱没了人也没了,老奴看的出来,若是将来这船造的大些,目前海上的所有船只都比不上。”
“不错!”周阳点了点头,看来薛途已经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搞出了不错的产品,龙骨一体、刀切船底(深“V”型)的新式海船已经成功,下一步就是扩大排水量,“可听说二叔在江南的生意如何了?”
“前些日子得见蝌大爷,听小犬张路说过,如今家里的生意大幅上涨,特别是白货(盐)很是畅销,已经与扬州八家联系上,薛家只供货,但不插手各地铺货,挣得银子如淌水一般,却也和原本的盐混子干了几仗。
多亏了姑爷当初搞出的火器,我们的儿郎逢战必胜,如今已经打开了局面,听说二老爷还遭了刺客,打回去了不说,还顺藤摸瓜灭了背后下黑手的混账,就是当初有过冲突的甄家,如今也已经和二老爷结成了通家之好。”
“如此......也好!”周阳点了点头,这也意味着,薛迅正式抛弃了当初与贾府的关系,再加上不再需要给王子腾上供,他与贾家之间唯一的联系,就是仍然将每年盈利的一成送到宁国府,还有早就不上台面的史家,这就意味着,所谓“金陵四大家”已经成为历史,“二叔辛苦了。”
有意思的是,张德辉一句没提东海琉球方面的事情,估计是不知道,他儿子张路虽说跟着薛蝌,应该是不敢把这么大的事情说出去,亲爹也一样,正如当初薛途所说,这关系到整个薛家百年的气运,丝毫马虎不得。
“还有就是.....”张德辉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二老爷在江南的生意,很少向太太提起,只是每月报一次账目,太太也没有仔细清查;少爷更是玩疯了,平日里只要还有银子,就很少再回家里,太太气的不轻,却又没什么办法。”
“文龙兄的事情,我也不适合多问。”周阳笑了笑,没有多管的意思,“倒是二叔那里,也只能随他去了,你只需管好北地各处分号的生意,该和江南接洽的也不用客气,一笔写不出两个‘薛’字,互相也少不了帮衬。”
“......”张德辉沉默了片刻,还是恭敬的屈身一礼,“老奴明白了,以后定会处理好北地各处生意,不让姑爷和少爷分心。”
“你明白最好!”周阳点了点头。
红楼之如画江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