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大明,有多少读书人,这个数据很难一下子说清楚但是自从朱元章占领金陵,就开始大范围兴学,做到了今天,已经超过了十年。
准许女子入学,并且要求各地要保证四成五的女子入学率,算下来,也有差不多十年了。
当下大明由于基本太平,应天,江西,乃至湖广,中原全都开始了人口爆炸。
家家户户,生三五个孩子,也只是寻常。
生孩子多,入学的就多。
以扫盲班来看,三年学制,第一批通过扫盲班的,已经过去了七八年。
以小学五年来算,第一批取得小学学位的,也有五年以上。
每年都有大批的学生毕业,按照张希孟的预估,毕业的女生,应该有百万以上,男生人数多,或许都超过了二百万。
而眼下大明治下的百姓,打下江西,突破了两千万,拿下湖广之后,大约有三千万人。
目下应该有三千五百万人。
在未来的十五年,二十年,大明的人口必定会又一轮爆炸增加。
貌似历史上朱元章三十年励精图治,使得大明户口突破了六千万。
如今有张希孟的参与,让人口多增加百分之二十,还是可以的吧,那就是七千二百万。而且这七千二百万,还是高度年轻化的人群。
其中二十岁以下的,估计能占到百分之四十以上。
这个人口结果,这个年龄比例,配上了教育普及。
每年达到入学年龄的人,都在疯狂暴涨。
每个入学的孩子,都要一套教材。
而每一套教材,又都出自张希孟之手。
尽管教材的稿费不高,但是每一本,也要分几文钱给张希孟,加起来就不是一个小钱。
而这还仅仅是张希孟稿费的小头儿他还主持编撰了那么多的军中条例,再有官员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
他还有文集出版,最近又在主持修订宋史,相应的书籍也越来越多,其中还有许多通俗读物,甚至张希孟还打算编一套字典,作为工具书。
这些构成了张希孟财产的八成。
另外还有两成,则是来自于报社,他也撰写过不少文章,而且报社也引用过他的文章
面对这些,张希孟只想感叹一声,谁说码字不赚钱的?我这不就是发财了吗!
其实吧,清廉和贫穷,貌似不是一件事,至少在张希孟身上,就不是一件事。
他真的做到了不贪不占,然后发了财。
现在的问题,似乎变成了这些钱要怎么花掉,因为不出意外,他往后的收入还会暴涨,回头瞧瞧府上,花钱的地方还真不多。
“儿子,你喜欢读书吗”
张庶宁小朋友低着头,翻看着朱棣的教材,虽然他比朱棣小了快两岁,但是看起来一点负担没有。
老张家祖传会读书,这就是天赋,没办法啊!
“喜欢!”张庶宁脆生生答应。
“那还有许多像你这么大的孩子,或者比你大几岁的,他们没钱读书,或者读书了,也买不起教材你说为父拿出一些钱,帮助他们,怎么样?”
“帮助别人吗?”张庶宁道:“是不是就像外公那样,到了冬天,给,给穷苦人送米面,送衣服?”
张希孟一怔,“你怎么知道的?”
“我送过的,是外公领我去的,他说不能,不能为富不仁,对吧?”
“对!”张希孟笑呵呵答应,“没错,现在大明虽然均田,也励精图治,但总归有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关心他们是对的。但是呢,咱们不能光想着吃穿,还有些更根本的事情。”
“什么事情?”张庶宁不解道。
“就是读书!只要读书明理,掌握生存技能,才能越过越好。要不然什么都不会,浪费了大好年华,等动不了了,就只能靠着讨吃的命。”
张庶宁认真想了想,道:“是不是,叫,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对!”
大明第一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