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孟很想挥动大笔,把这些东西全都写在纸上,但他终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反复推敲之后,张希孟换了个角度。
他站在了历代帝王的视角,去看待山呼海啸的农民起义,去直面层出不穷的反抗这里面有高明的,也有拙劣的,有人覆灭了一個王朝,也有人连村子都没出去,就被擒杀。
但归结起来,谁又能说下民易虐?
谁又能小觑这些草根小民?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上天又有什么难欺的?
苍天从来无眼,不辩贤愚,不分忠奸,哀哉可怜!
真正不可欺的人心,是蝼蚁一般的生民百姓。
一粒一粟,尽皆民力。一喜一怒,人心难欺!
再看张希孟修改过的十六个字,果然境界高明了许多。
口中食,身上衣,皆自百姓。
天下万民,一怒长江啸,一喜黄河清。
顺天应人,尊奉人心,才是一国的根本!
“上位,老臣以为每个衙门,都该放这么一座石碑,警戒百官,提醒后人!”
朱升带头提议。
很快就有几个官吏纷纷站出来,表示赞同。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站在石碑前面,端详着这些字,竟然没有立刻答应,反而拧着眉头,若有所思。
难道朱元璋不喜欢这十六个字?
这么长时间了,老朱还是第一次否定张希孟的建议。
难道说吴王要君临天下,看不得这些逆耳忠言?
大家伙互相看着,心惊肉跳,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就在大家伙快要憋死的时候,朱元璋总算开口了。
“张先生,咱觉得有两个字不好。”
张希孟一怔,忙躬身道:“请主公明示。”
老朱顿了顿,笑道:“也不是不好,是你有所保留,不方便写出来就让咱给你改改吧!”
说着老朱伸手,大声吼道:“取笔墨!”
郭英答应,连忙将一支大笔送到了朱元璋手里。
老朱昂然阔步,到了石碑前面,看了又看,突然运笔,在喜怒二字上,写下兴衰二字替代!
刹那之间,十六个字就变成了:一粒一粟,尽皆民力。一兴一衰,人心难欺!
写完之后,老朱哈哈大笑,“天命即民心,人心定兴衰。元廷因尽失人心而败,咱靠着聚拢人心而兴!如此,这十六个字,不光要放在各个衙门前,包括咱的王宫,也需要一块这样的石碑。”
张希孟一惊,立刻道:“主公圣明!”
朱升和汪广洋也急忙跟着附和,“上位圣明!”
随后圣明之声,不绝于耳。
便是丁普郎和傅友德,也都心悦诚服。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朱元璋展现出的气度格局,当真不是陈友谅之流能比的。
跟着他干,就觉得心里敞亮,脸上有光彩。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咱做正确的事情,理直气壮,一往无前!
面对着一片赞扬之声,老朱却是依旧冷静。
“话咱说出去了,可到底能不能做到,咱还不好说。最简单的一条,咱要是住在王宫里,见不到百姓,听不见他们想什么这十六个字,也就是一句空谈。当初咱在滁州的时候,是会抽空见百姓的,有什么事情,就能来找咱。可是这几年咱地位越来越高,地盘越来越大,身边围着的人越来越多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有听到过百姓的心声了,你们说说,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老朱看了看张希孟,却发现张希孟也在沉吟这时候朱升却道:“上位,周礼就有记载:建路鼓于大寝之门外,以待达穷者遽令。唐会要载显庆五年,有抱屈人斋鼓于朝堂诉。上令东都置登闻鼓。西京亦然。便是元廷,也有规定:诸事赴台、省诉之,理决不平者,许诣登闻鼓院,击鼓以闻。”
大明第一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