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佛祖有弟子-妙发莲华,法号妙法莲华,意曰:妙不可言、正大光明、不云不语、不可云儿。
有佛经《妙发莲华经》秉善加持,解说种种智慧,佛曰: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心不喜乐。
万年县的莲花寺,建造于咸亨元年,那一年,天下灾荒频仍。水旱天灾,四十余州乏食,又四十余州大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困顿。
外有大非川残败,内有灾荒不断,朝廷应接不暇,不得不下令,百姓往诸州逐食,李守义就在这个大灾之年出生的。
都说孩子稚嫩不好养,百姓家缺医少药,时常担心孩子养不大,而皇家虽然锦衣玉食,但孩子却更不好养,因为他们往往都夭折于阴谋诡计。
哪怕这个孩子生的健康,也会有人假借天象说事,什么灾星降世,父子相克,有危于社稷一类的。与当年汉宫中的巫蛊之祸,其实并无太多不同。
事发当年,李贤在外赈灾,回来的时候,事情已经无法挽回,只剩下被她母亲保下的李守义。而其中详情,查无实证,他只能修建这座庙聊表哀痛之心。
大雄宝殿中妙发莲华便是照着她的样子刻造的。宝相庄严,又慈眉善目,也只有到这里,李贤的心才真的是平静的。
上完香,太子妃房氏又点了三根递给李贤,温声说:“也许,她还有回来的一天,毕竟当年没找到尸体。殿下,还是有希望的。”
十三年了,每年的今天,她都会说说同样的。是宽慰的话不假,可说的年头多了,她自己都不相信人还活着。
房氏自小读《女则》长大,作为正妻不能嫉,不能妒;可并不妨碍她羡慕二人的感情,最起码李贤从不曾这么温柔的对过她。
将香插在香炉中,李贤摇了摇头,心中默默念着:“回不来了,孤也等不到了。”
怔怔地看着佛像,李贤沉声道:“孤与范阳卢氏家主-卢承业达成共识,为三郎定配卢休期之女为代王妃。”
“这是孤能为他选的,最合适的一门亲事。希望他母亲,能原谅孤。”
这当然是最好的亲事,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号称“北州冠族”。卢家子弟曾担任西魏、北齐、北周三国帝师。世居涿县这膏腴之地富冠海内。
自魏晋至今,范阳卢氏,累世高官,书香门第,范阳卢氏一直是“声高冠带,为世盛门”、“闺门之礼,为世所推”。
甚至,帝族之女也要找范阳卢氏成亲,史称“一门三主,当世以为荣”,在北齐的《山东士大夫类例》中,列为甲姓中第一甲门之首。
卢承业的父亲-卢赤松与高祖是至交,唐高祖率军起义,卢赤松进入霍邑,迎接义师,累迁太子率更令、柱国,册封范阳郡公。
而现今的范阳郡公卢承业年逾七旬,时日无多,家族中继承家主呼声最高的,便是卢休期。
虽然圣人在显庆四年,针对“七姓十家”下了禁婚诏,但执行效果并不理想。范阳卢氏的通婚圈子仍然以崔、王、郑、李等高门为主,从而长期保持了家族继续兴盛繁荣的局面。
不管是皇族,还是功臣勋贵,能娶到卢氏一个庶女,都是一件非常荣耀之事,更不要说最尊贵的嫡长女了。
卢氏一族在北魏和北齐皇室频繁通婚。但大唐开国后,与李唐皇室的通婚却较为罕见,高祖三代以来,没有一个宫妃出自范阳卢氏。房氏简直不敢想象,太子是怎么办到的,竟然能让卢承业那老顽固点头。
是啊!房氏说的对,不好办!卢氏自持儒宗之家,虽入仕为官,但暗地认为李氏皇族非纯正华夏血胤,鄙称旧号驼李,嫁到李氏的都是旁支的庶女。
为了这桩亲事,李贤与太子詹事卢承泰商谈了好多次,老头在长安、涿县之间跑了好多次,拐棍都不知道溜折多少根,才戡定了这桩亲事。
挑中今天,在这么特别的地方,将这个消息告诉房氏,便是因为有些话在东宫说实在不方便。
锦唐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