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我是关兴第八十一章请假
今天耽搁了,抱歉!这章别订阅。
开了自动订阅的,私信我返还。
“代汉者,当涂高。”《宋书符瑞志上
这是汉末谶书中的一句很有名的谶语,据说这句谶语在西汉末年就曾出现过因为这句谶语很模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以供各种人利用。当时的一位野心家袁术认为“,当途”就是大路自己的名字叫“术”繁体术,术就是大路的意思,而自己的字是“公路”,那更是明白无疑。正好他从孙坚手里得了玉玺,于是不自量力,在淮南称了皇帝,没过多久,就被曹操派来的他最瞧不起的刘备打得一塌胡涂,心中一气,得了噎食,饿死了。至于当时势力最大的袁绍和曹操,他们的名字就没有那么幸运,很难与谶语附会得上。后来,曹操吞灭了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时如果有人能代汉的话,连小孩子也知道只能是曹操。可是要从“理论”上论证,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这需要懂得“内学”,即谶纬之学,现在看来就是一种能拐弯抹角地附会谶语的学问。当时的内学大家是周舒,他说“:当涂高,指的是魏。”但他有细做解释,因为他不敢。如果他明白指出,魏就是曹操受封的魏公,那就等于骂曹操是准备篡位的奸臣了。但周舒把他的解释告诉了术士杜琼。杜琼后来告诉了谯周,说“:魏,就是阙按阙又称象魏,阙立在当途大道上,而且很高,那不就是当途高么?”谯周说:“这还不太说得通。”杜琼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说“:从古以来,没有把官叫做曹的,可是到了汉代,官名尽用曹字,什么左曹、右曹、功曹、户曹等等,而且掾吏称作属曹,卒史称作待曹。又是‘属曹’,又是‘待曹’,这不是天意让朝廷归属于曹家么?”谯周便也附合说“:对。另外,魏,也有大的意思,曹,则是众多的意思。又多又大,这不是天下都要归附么?”这二位的附会其实并不大高明。汉的官名并不都叫“曹”,此其一;汉朝以曹名官是西汉初年就有的事,总不能说汉朝刚建立就埋下了曹操篡位的种子吧?此其二;就是三国之后,历代仍保留称官为曹的习惯,难道他们都在等着姓曹的篡位?至于魏有大的意思,国名为魏,就意味着国家要强大,这是春秋时就有的论调,但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让魏国“众而且大”地把中国统一起来。
鬼在山,禾女运
蜀汉之我是关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