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章樊笼之虎-壹-鲜衣怒马少年郎
伏波二年十月初二-西元1642年11月12日-晴
应天,冠军侯府。
徐知行打了一套拳,收功回气,但虎啸功过于爆裂,体内内气翻腾,燥热难耐,于是便跳进武场的水池——就像烧红的烙铁投入水中,大片的白色蒸汽在滋滋声中腾起,他舒服的呻吟一声,只觉得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徐知行爬出水池,自贴身丫鬟的手中接过衣服,随意搭在身上。
“小侯爷的虎啸功又精进了。”丫鬟嬉笑道。
“那可不,”徐知行一副很受用的样子,鼻子都快翘到了天上,“本世子如今可是武科首席!”
这一年徐知行十二岁,刚刚自武科大校中夺魁,成为了景山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武科首席,少年意气,风光无二。
此时天光乍现,徐知行披着衣服,径直穿过武场,朝着前院走去,丫鬟连忙赶上:
“诶诶诶,小侯爷,您不回房用膳么?卞爷知道您回来,连夜做了卤味,可就等着您呢!”
“不去!”徐知行头也不回,“他做的菜淡死了,我要出去吃好酒好肉去!”
卞英乃是父亲军中的伙头,父亲喜欢他的手艺,便召到了府上。
“卞爷还熬了臊子,我给您腌好了清水萝卜,前些天内务府赏了夷州的橘子,小侯爷……”
“不去不去!我今儿要去吃好的!”
“您昨夜回来还没向夫人问过安呢,要不先……”
“母亲大人还没起呢,中午再说~”徐知行连连挥手。
家风森严的冠军侯府,与意气风发的小侯爷,天然就有些不对付。
就比如父亲母亲口味清淡,穿着简朴,而小侯爷爱大鱼大肉,绫罗绸缎,徐知行倒也不是真的不喜欢卞英做的菜,除了那碗几乎没有味道的阳春面,他做的臊子与酱牛肉倒也不错,但就是再好的伙头,又怎比得上应天大街上那些酒楼?应天府的酒楼,可不只是会煮面。
父亲有公务,这几日不在府上,等他回来了,就没有这么自由了。
至于母亲,昨夜徐知行的确是深夜才回府——其实他下午就到应天了,和一众狐朋狗友在酒楼喝到午夜才回家,这安,自然是要问的,不过要是现在去问,母亲肯定又要拽着说一通,什么不要出去惹是生非什么的……烦死了。
我哪有惹是生非,也没人敢惹我啊!
这是父母严加管教下的叛逆,逮到机会,能怎么玩怎么玩。
徐知行换了一身衣服,玉带明珠袍,紫金虎髯冠,虽年仅十二,可自幼习武,体格健硕,眉目看上去虽幼,却是仪表堂堂。
他先是去马房牵上自己的小红马,然后向管家支了这个月的例钱,三十银元。
在同辈的王侯子弟中,这不多,甚至可以说极少,但徐知行不在乎,因为当他骑着马自侯府侧门出来时,已有一众同伴在此等候。
“小侯爷今儿可是比昨日潇洒啊!”
“昨天那一身粗衣麻布,我还以为是谁家的下人呢!”
“英雄配宝马,这便是那匹尼德兰国上贡的温血马?我家老头子问皇上要了几次都没要到,没想到是在小侯爷这儿!”
在场诸人有男有女,皆穿金戴银,胯高头大马,人人都是这应天鼎鼎有名的王侯子弟。
但大明以武勋立国,冠军侯的儿子,总是最特别,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老侯爷对徐知行管教极严,若有犯事,动辄就是一顿鞭子,例钱更是只有三十银元,哪里够去酒楼喝酒,但徐知行自幼便在这王侯遍地的大街上长大,钱?那是什么?
徐知行一声吆喝,轻踢马肚,领着一帮人,浩浩荡荡往市集奔去。
…………
东市,翠华楼。
众人下了马,将马缰交给迎客的小厮,朝着楼里走去。
蒸汽大明剑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