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怨恨我油盐不进,冷酷无情,要是有一天我身陷桎梏,大祸临头,你们别说是仗义执言,能不来落井下石,就算你们是个人了,有道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不能给我带来有用的价值,我为何要巴心巴肝的为你忙前忙后?在当今这个草木不敌三秋,苍生转瞬即亡的时代,哪里还有什么真情在。
......
众所周知,江南自古以来便是地广人稠,文风盛行,经济发达,物阜民丰的鱼米之乡,除了瓷器、竹具、茶叶、蔬果、糕点、药材、戏曲、美食、奇闻异事、文房四宝、才子佳人,丝织品也是最主要的特产之一,朝廷每年四成左右的赋税皆来源于此,大梁立国后,为了抓稳这个深不见底的聚宝盆,源源不断的钱袋子,太祖另辟蹊径,设立了“织造局”,因它坐落于治所金陵府,故而被称作“金陵织造局。”
顾名思义,江南三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淮南道下辖的二十七府一百零四县所生产的丝织品都将由这个部门储存、运输、贩卖,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比糖商、布商、木商赚钱多了,号称富可敌国的盐商也只能和它平分秋色,岂不闻“古来之富贵者,皆遍身绮罗”,绮罗正是丝织品的统称,庞大的市场、稳定的需求、较高的利润,注定造就它日进万金。
而它幕后的东家正是甄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句形容薛家的俚语适用在他家的头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也适用在他家的头上。
说起甄家的来历接下来是个人虚构的内容,诸位不必细究,它本来就是江南之地传承了数百年的名门望族,遥想太祖当年扯旗造反,得其钱粮资助,后来论功行赏时,除了封爵,还把“金陵府体仁院总裁”这个职位给他们家世袭了,帮天家全权管理江南三道丝织品这一项的赋税。
他家女儿是后宫的常客,某个女儿是太上皇的奶娘,甄老太妃是太上皇最喜爱的妃子,有多受宠呢,举个例子,如果贾瑜做了皇帝,那么薛宝钗就相当于是这位甄老太妃,由此可见其家的圣卷和恩宠。
太上皇在位期间曾四次东进江南,巡视海疆,三次都是他家接的驾,每次皇城司、殿前司、侍卫亲军司、中央御林军都是倾巢出动,加上伺候的宫人和陪同的大臣,足有近六万人,还要给前来护送的沿途各府驻军发放赏银,一去就是一年半载,人吃马嚼的,花起银子跟高山流水一样难以估算,这些银子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甄家从上交给朝廷的赋税中截留的。
不得不截留,就算甄家砸锅卖铁,卖儿卖女,也负担不起,一次趴窝、两次破产、三次欠一屁股债,表面上风光无限,圣恩独宠,其实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在不能回头的穷途末路上越走越远,而现在伴随着太上皇龙御归天,失去束缚的景文帝重振雄风,如同一匹挣脱缰绳的雄性野马,横冲直撞,要开始秋后算账了。
如此看来,太上皇真不是一个厚道的人,逮着甄家这只羊使劲的薅,都薅秃了也不罢手,这不是逼着人家中饱私囊,雁过拔毛嘛,幸好您老人家退位早,不然再去两次江南,甄家就要哭爹喊娘,携老扶幼的跳扬子江了,这还怎么活,再火烧眉毛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做硕鼠啊。
景文帝一鼓作气收拾了盐商,自然而然的把下一个目标放在甄家身上,这种事可拖不得,最好乘胜追击,来个梅开二度,否则等他们反应过来,就会变得棘手,不管你听不听话,你的存在都会给我的统治带来隐患,所以你就乖乖的把脖子洗干净,伸出来让我砍上一刀,你们家也曾为国朝定鼎立下过几分功劳,我就不下旨鸡犬不留了,抄没家产,再贬为庶人,是我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仁慈,希望你们坦然接受,不要不识好歹,妄想负隅顽抗,若是那样,那我只能痛下杀手,送一份让九族埋十里地的大礼给你们家了。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江南东道,金陵府,甄家。
我为红楼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