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一份名为《庶民》的报纸开始在江南发售,上面第一版封面就刊登了一篇文章:徐海忏悔录。
当然这文章都不是徐海所撰,是由徐渭代笔,朱翊镒修改。
文章笔锋犀利,将徐海早年受士绅迫害,失地流浪的凄惨,和成为海寇之后,在江南诸地抢劫所犯下的罪状一一记录清楚。
在文章最后,还升华了一下,将江南受倭寇袭扰的黑锅直接扣到了士绅身上。
毕竟徐海曾经亲口说了,若不是当年被乡里的士绅迫害,他怎么会去当倭寇。
此文一出,一时间舆论哗然。
而且朱翊镒还不止光办了报纸,还雇了不少说书先生,在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宣传此文。
当然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朱翊镒该利用他东南七省总督的身份,要求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都学习此文。
每人撰写心得,并在《庶民》上面依次刊发。
随着此文在官场和民间的逐渐发酵,舆论风向直接扭转了,特别是在一些受过徐海部劫掠的地方,朱翊镒亲自出钱立碑刻文,记载了那些死难的百姓。
在这些地方,谁他妈敢为徐海说话,当街被打的也有不少,竟敢给杀父、杀妻、杀子仇人说话,这他妈怎么能忍。
当然事件影响最大的还是那些三品以上官员的刊文,这些基本是各省总督、布政使、乃至南京各部的尚书,不仅是江南官员的头,好多还是士林领袖。
这些人的表态,直接将那些民间士子的呼声淹没了。
剿倭,这是朝廷的既定方针,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民间士人可以发发牢骚,甚至为徐海洗白,这些官员可不能这么干。
朱翊镒的总督令一下,一篇篇痛骂倭寇拥护朝廷剿倭大政的雄文随后便出现在了《庶民》上。
当然,也有不听邪的,比如南京吏部尚书王世礼,此人以老迈为由拒绝撰文。
“殿下,王世礼此人在江南官场耕耘多年,后任南京吏部尚书,门生故吏可是不少。”
唐顺之怕朱翊镒一个绷不住,将这老家伙免了,到时候引起江南官场震动。
毕竟之前逼着那些三品大员撰文,人家可是捏着鼻子认的,此时有个出头鸟,众人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哈哈,荆川先生多虑了,人家王老爷子吏部尚书干的好好的,咱也不能直接将其免了吧,况且人家一二品大员,我想免也免不了。”
听朱翊镒这话,唐顺之心安了不少。
这段时间江南土改和市舶司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但下面的压抑怒火的也有不少,唐顺之怕朱翊镒盲目乐观了。
不过随后朱翊镒接下来的话,让唐顺之刚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朱翊镒笑笑后又道。
“不过咱也不能放过他,以后要是都像他这样推辞,江南的舆论场咱还怎么掌控?”
朱翊镒随后将徐渭叫来,两人研究了一番,一篇虽没指名道姓,但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骂谁的文章便新鲜出炉了。
南京内阁衙门。
刚刚上衙的尹台从吏员手中取来今日份的《庶民》报纸,一遍还没读完,便愣住了。
“今江南有窃据高位者,不体恤百姓,却共情倭寇,贪权好利时精神抖擞,同仇敌忾时却百般推脱,对十几年来因倭寇之乱死难的同胞视而不见,对勾栏瓦舍之事却津津乐道,这便是藏在大明官场中的双面人,此等官僚上不能报君王赏识,下不能造福百姓,真乃大明之耻、士人之耻。”
“我大明士人、官僚、百姓,皆有责揪出这样忝居高位,却不思为民,食朝廷俸禄,却不思报国的双面人!”
“对于这些吃大明饭、砸大明锅的双面官僚,呼吁广大官员、士绅、百姓一一揪出,撕掉他们的面具,砸烂他们的锅!”
得益于朱翊镒的安排,如今《庶民》报纸跟邸报一样,成了江南官员们指定阅读书目。
科普大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