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手里有本孤本的武备志,听说里面记载了一百八十多种火器和机关零件的制造方法,甚至他这段时间还在研究里面记载的一种平时放着没事,但一碰就炸的火药弹。
触发式地雷现在就有了么,楚萧感觉如果这次能熬过去的话回去非得认识一下这个奇人。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
有了螺旋桨和配套的踩踏齿轮,这些船的速度至少能再快两倍,驰骋在运河里那无疑就是水上的无敌霸主。
来到山东的时候楚萧还真的有些被这三万备倭军吓到的感觉,全都是身披甲胃,手持横刀的杀才,一个个的还没上战场就已经满身杀气了。
正在这时候朱瞻基开始训话了。
“大明将士们听令,这次我们不是去抗倭,而是去北方跟瓦剌人血战!”
“马哈木趁着冬日来临勐攻边关,大明国门及及可危,我们不能让瓦剌人攻破我大明的国门,杀害我大明的百姓!”
“将军百战死!作为大明的兵将,无论你是三千营,五军营,还是我山东的儿郎,都有义务杀入漠北之地,叫瓦剌人再也不敢冒犯我大明的领土!”
“日月山河永在,明君威武!”
“明军威武!”
“太孙威武!”
提气!勇勐!
朱瞻基这一番话说的大气蓬勃,效果非常的不错,饶是没告诉他们皇帝的处境也依旧把这些杀才的战意给调动起来了,没看见河岸上这些将士们全都纷纷红了眼睛么。
“全军听令!上船!”
正在这时朱瞻基再次开口,而随着他话音一落,三万备倭军纷纷上了船。
紧接着,传令官立刻站上了船头。
“扬帆!”
“出征!”
哗啦!
顿时,随着几十面巨大的白帆升起,船体纷纷顺流而下,一时,千帆竞发!
可出征的时候有多意气风发,路上的时候就会有多么消极,嘉峪关的战况已经日渐紧张,备倭军顺丰北上的路上几乎每过一城都能接到八百里加急的战报。
在这种焦急的心态下,上到太孙朱瞻基,下到备倭军的将士们全都是红了眼睛,一个个都是全力以赴,全速赶往边关。
最终,在第二天傍晚时分终于来到了河西走廊,随后大军便立刻下了船准备连夜急行军,顺着河西走廊直奔嘉峪关。
作为这次出征的主帅朱瞻基时刻都在盯着路上的风吹草动,没别的,因为根据战报所说嘉峪关的战况已经非常惨烈,他三叔朱高燧的手下人已经战死了六成,如今只剩下四千残兵在誓死抵抗鞑靼人的进攻。
无他,在这种情况下,路上很有可能会出现瓦剌或者鞑靼人的斥候,三万备倭军星夜兼程,难免会引来敌人的窥视。
“你有什么计策么。”
坐在马车里,楚萧看向了正顶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巡视回来休息的朱瞻基,这两天在路上楚萧也时刻都在思考破敌之策,但到头来也是毫无头绪。
朱瞻基两天没合眼了,闻言便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想不到任何能赢的办法,爷爷现在被困在赤金山,将士们肯定毫无营救的手段。”
“我们这些人过去也是杯水车薪,或许只有等到后方的支援才有可能扭转战局。”
“太孙,前方疑似有一股敌军!”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沐斌的声音,这家伙似乎对军队里非常向往,能骑马绝对不在马车上坐着,正好让他负责监督大军的进程。
听到有情况,朱瞻基立刻窜了出去,楚萧也撩开帘子往外看,只见前方的山口处似乎有几十名兵卒,而为首的偏将手里还举着大明的旗帜。
是明军?
不对啊,他们赶来边关的消息没告诉赵王,他们这些人怎么会在这等着。
“全军听令,稍有异动,立刻消灭敌人!”
大明:家父九千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