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父九千岁第八十九章:打脸解缙,楚萧的治疫之策,马哈木夜袭大营!为肥田麦加更】
出城前楚萧和李祺商量了一个多时辰,太子让朱瞻基这次也随他们一起去淮阴之地稳定民心,按理说李祺作为盛寅的亲传弟子应该贴身做太孙的御医。
然而楚萧却认为李祺先他们一步去灾区的作用更大,解缙传回消息就说明灾区的瘟疫已经非常严重,甚至达到了连盛寅都束手无策的程度。
虽说这一多半的过错在于官员的无能,就连解缙也无法更好的将到处流窜的灾民管控好,可常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在抵达灾区之前,楚萧必须要搞清楚当地的灾民有多少,病情分为多少阶段,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
并且,还有瘟疫的传染度多有高,灾区一共有多少种瘟疫。
只有这样才能在抵达灾区后以最短的时间做调整,否则到了那里也只会浪费更多时间。
天还没亮李祺就从东宫出去了,随后一言不发直接星夜出了顺天。
运河畔,胡善祥亲自来给楚萧送行,随行而来的还有褚成仁,说是太子特地吩咐让他一起赶赴灾区,途中要保护太孙的安全,至于褚成仁到底是想保护谁就不得而知了。
快船顺流而下,幸好永乐这一朝提前修缮了这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趁着河道还没彻底冰冻三尺快船一路乘风破浪。
朱瞻基似乎对孙若微没来给他送行这件事还在耿耿于怀,一天一夜了也没跟楚萧说一句话,反正楚萧也懒得搭理他,现在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李祺沿路不断送来的信件上。
这一天一夜下来快船沿着运河横穿沧州,临清,聊城,今日一早已经来到徐州,不出意外晌午前就能在淮阴上岸。
可沿途下来楚萧看到的全都是四散的流民,多是从山东逃难过来的,看样子瘟疫还没蔓延到山东就已经弄得人心惶惶。
眼看临近港口,楚萧远远的就看见一众当地官员已经在淮阴码头准备迎接太孙,解缙俨然也在其列,唯独没见盛寅和李祺的身影。
“恭迎太孙!”
快船刚一靠岸,众多官员便立刻纷纷上来迎接,他们这些地方官平日里哪有机会跟太孙接触,但这些人明显挑错了时间。
朱瞻基现在是丝毫也没心思理会这些治疫不当的笨蛋,跟解缙碰头后便与楚萧等人上了马车,直奔淮阴府衙门。
碰了一鼻子灰的淮阴知府只好灰熘熘的带着其他官员紧随其后,马车很快到了地方,下车后朱瞻基更是二话不说便直接进了大堂,大马金刀的往知府的座位上一座,让各地官员说清楚为何瘟疫爆发这么久都没上报。
众多官员哪说得清楚,自永乐元年以来多地就时常爆发瘟疫,各地官员的手段也只有把百姓封锁起来,挨家挨户的送药。
见众人七嘴八舌的说不清,朱瞻基直接点名让淮阴太守一个人说。
念及此处,被点名的淮阴知府也只好出列道:“回禀太孙,我大明自永乐元年以来就时常爆发瘟疫,各地州府的解决办法也只有封锁城门,把百姓们全都关在家里,挨家挨户的送药。”
“但现在咱们大明的粮食不足,光有药品却吃不饱饭也不行,再加上百姓们全都害怕明日自己就会被传染瘟疫,所以他们是费尽心思的也要逃出去。”
“这些流民聚少成多,他们总是四处流浪讨饭,今日治好了这一批,明日又传染了另一批,此消彼长之下实在是治不过来啊!”
这话说的没错,毕竟自古以来瘟疫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传染源这个问题,流民四起根本无法控制。
按说药方如果出了错还好,可刚才朱瞻基他们也都问过了这些药方都是神医盛寅在亲自去灾区给百姓治疗瘟疫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开出来的。
只要服用了他开的药方,绝对能够药到病除。
可问题就在于那些灾民无法彻底控制住,就连解缙到了这里也是毫无办法,唯一的手段就是封锁城门,可人心这东西是控制不住的。
淮阴太守还在诉苦,可就在这时一道披头散发,满眼都是血丝的身影从后衙冲了进来。
大明:家父九千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