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魔术师,他并非出于世家名门,也没有遇到高人指点,这名少年几乎完全是靠自己的不断自学与修炼。
终于有一天,总领全世界魔术师的魔法协会的总部,通称“时钟塔”的伦敦最高学府向他发出了录取书。
在韦伯心中,这毫无疑问是无人能比的光辉伟绩,而自己的才能自然是比常人高出一倍。
韦伯·维尔维特就是时钟塔开创以来的风云人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新生——至少他本人是这样确信的。
的确,维尔维特家的魔术师血统,只传承了三代而已。无论在由于祖辈相传而积蓄起来的魔术刻印密度上,还是在需要世代继承而渐渐开拓的魔术回路数目上,韦伯比起那些名门世家魔术师后裔确实要差一点。
时钟塔中的奖学金学生里,拥有六代以上魔术师血统的名门之后一点都不稀罕。
因为魔术的奥义并非一代人可以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父辈将其一生锻炼的成果交给儿辈继承而后开拓发展才能完成。
根源越长久的魔导世家后裔实力越强,其原因就在于此。
还有,所有魔术师身上的魔术回路数量,在诞生之时已经决定,在这方面,名门中人甚至在生育上动脑筋,应用优生学的手段为子孙增加魔术回路,当然在这一点上新兴的家系是拍马难追的。
也就是说,魔术的世界里出身基本决定了实力……这样的说法十分流行。
但是,韦伯并不这样认为。
历史的差别可以通过经验的增长来弥补。
就算对方拥有的魔术回路远在自己之上,通过对“术”的更深刻理解以及更高效的魔力运用,完全可以消除天赋之间的差别——韦伯对此深信不疑,他一直积极展现自己的才能,以此告诉他人:我就是一个好例子。
可是,现实十分残酷,那些恨不得把“血统高贵”刻在脸上的大少爷们,和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希望能跟名门搭上关系的阿谀奉承之辈,才是时钟塔的主流,同时也决定了魔术协会的态度,连讲师们也不例外。
他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那些名门出身的弟子身上,对于像韦伯这样的“暴发户”研究者,他们只会叫你回去问老爹或者图书馆看书去吧。
为什么对术师的期待值要由血统来决定呢?
为什么理论的可靠性要由历史的长度来决定呢?
没有谁愿意听韦伯提出的问题。
讲师们把韦伯的理论研究当作诡辩,巧言驳倒韦伯后就忘掉了。
太不讲理了,这些不公正待遇更驱使韦伯行动起来。
为了质疑魔术协会这种体制下的旧态势,韦伯执笔写下了一篇论文。
这篇名为《何为新世纪魔术之路》的论文是他构思三载,挥耗一年的倾心成果,其中论点经过反复考证并详细分析,脉络井然有序,行文如行云流水。
这篇论文如果能提交给审查会的话,必定会在魔术协会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也是无巧不成书,他的论文被一名降灵系讲师浏览一遍后就撕掉了。
此人名叫肯尼斯·埃尔梅罗·阿奇博尔德,九代魔导血统的名门阿奇博尔德家的长子,年纪轻轻就坐上了讲师交椅的精英中的精英。
同时也是一个一直发自内心地蔑视韦伯,恨不得随时给他下马威看看的男人。
“你这种妄想症啊,对探索魔导是没有帮助的,韦伯同学。”
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带着怜悯的声音,肯尼斯讲师冷冷地俯视着他的眼神,韦伯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他十九年的人生中,没有比这更过分的屈辱。
以一名讲师的才能而言,他不应该不理解韦伯这篇论文的意义。
不,他正是因为理解了才开始妒忌的。
他畏惧、嫉妒韦伯的潜力,觉得会危及自己的位子,才做出那种野蛮的行为。
若不是如此,将智慧的结晶、学术论文撕掉这样的举止,又岂是学者的所为呢?
不可饶恕!
自己的才能本应向全世界展示,却因为一个“权威人士”的独断而失去机会,太不公平了。
从鬼灭开始的召唤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