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年,秋末
“大停电第121天
“今天遇到10具尸体,1个活人,那是一个阿姨,长相很好,不难看出,从前她是很有修养的人。但为了救助丈夫,她不惜骑到一个未成年人的腰上。我拒绝了她,并在她碰到我的枪之前,抢先扣动了扳机。”
少年放下笔,合上那本《人类最后的笔记》。
车轮驶去,留下碎花裙的妇人倒在路边,倒映在水洼中的天空,也被散落的发丝割得支离破碎。
……
莫世是一个大二学生,主修近代科学史。
四个月前,他正在老家过暑假。那是一处位于保留地的乡野,距离最近的人类聚居地也有几十公里。
一个下午,家中所有的设备信号中断,他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之后的几天,信号既没有恢复,也无人上门维修。他穿上外骨骼装置,跑到最近的小镇,才得知绝大多数需要用电的基础设施都停摆了。
在这个时代,核聚变技术已经成熟,化石能源基本被淘汰。基础设施和工农业生产都极度依赖电力,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用电。而大多数电子设备又采用无线充电,要么连着家庭管家系统,要么接入交通中心、物流中心、农业中心等各类控制中枢。
可以说绝大多数设施都靠电力驱动,没有油车,没有天然气,没有柴火灶,甚至连打火机都很难找到。
当然,在对电力极度依赖的同时,备用方案也很充足。
每个城市都是多级供电,电力短缺时可以降级供应,以优先保证重要且紧急的用电项目;而每个核电站我又有多套独立的发电机组,每个城市也有各自的备用电池组;城市与城市间可以互相备援,一旦哪座城市的供电异常,周围的城市都可以向其输电。
在过往三十年的记录中,从未有哪座城市断电超过30秒以上。
然而这一切的准备,在这次事件中都形同虚设。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莫世立刻赶回乡下。他祖父曾是大兴岭的护林员,一个人守护着上千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这里的用电全部来自太阳能屋顶,和外界的电网相互独立。
不过家里的通讯都由天上的星链提供,如果不是自家设备的问题,那就是整个Z国,乃至地球,都出问题了。
他的家人也从那天失联,再也没了消息。
接下来的两个月,莫世一边等待外界信号,一边做起了求生的准备。
政府没有声音,军队也没有动静,一切官方组织就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社会持续动荡,人类仿佛一瞬间退回了刀耕火种的时代。
第三个月,他的根据地暴露了。
莫世没有犹豫,开走家中唯二的交通工具——一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式面包车,开启了自己的漂流之旅。
他的目的地是南方,越南越好。冬季悄然而至,失去了庇护所,仅凭这辆面包车,很难挨过冬季和疯狂的同类。
而且,他的家人最后去的地方,也在南方。很南,在南半球。
放在停电前,这个距离并不远,从订票到落地,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目的地。如今却是遥隔天堑。
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家人也生死未知。但几个月的独居,没有网络,没有社交,让莫世倍感孤独。他想着,就算死了,也要离家人更近一点吧。
……
莫世的面包车以电为动力,作为传统地面交通工具,不支持磁悬浮,也无法飞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被淘汰,禁止驶入大型城市。
不过优点是功耗低,除了直连蓄电池,与其配套的供电装置还支持多种能量输入,煤、油、可燃冰、固体氢等等,甚至树叶、果皮等大多有机物,都能作为发电材料。
只不过这种低效、非环保、且不利于监管的发电方式,已经被核电站等大规模中心供电装置所取代。只在极少偏远地区有保留。
全球停电:我的核动力方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