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亏许家这处小院地理位置不错,离着不算太远。
孩子们一点儿也不打憷走路,嘻嘻哈哈一路小跑,没感觉咋样呢,就到地方了。
早晨来看升旗的人很多,许世彦一家跟随着众人的脚步,来到了广场里面,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等候升旗。
“哇,这里好大啊,这么多人。”
许海清觉得他眼睛都不够使了,瞅着周围的一切,都觉得那么新奇。
“大哥,二姐,东边那是天安门么?哇,我看见天安门了。”
许瑾慧瞅着远处的建筑,也是满脸激动。
不过,这小丫头方向感不算很好,这会儿有点儿转向了,不知道天安门在哪边。
许海清一脸无奈的捂了下脸,“四姐,那是北边。
我就算没来过首都,我也知道,天安门是坐北朝南,你这是头一次来大城市,转向了吧?”
可能是天生的,一般来说,女孩子方向感都不如男孩子。
别看许海清一天没啥正形儿,但他方向感极好,来到陌生地方也能分辩出方向,走过一遍的路就能记住。
许瑾慧就不行了,昨晚上往回走的时候,她就有点儿懵,不知道应该往哪儿走。
“哦,对啊,我怎么就忘了呢。我就瞅着那边像东。”
许瑾慧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直觉告诉她,那边是东啊,谁知道竟是错的。
孩子们正说话的工夫,升旗手已经举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过来,现场瞬间一片寂静。
迎着朝阳,伴随着庄严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在众人的瞩目之下,冉冉升起。
所有人都仰头注视着红旗,目光随着红旗上升,口中不自觉的大声唱着国歌。
孩子们都神情郑重而严肃,目光坚定。
就连平日里嘻嘻哈哈没个正经的许海清,此刻也像脱胎换骨了一样,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在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跟孩子们在学校升国旗,那绝对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心灵上的震撼更加直接,感触也更深。
所以,当升旗仪式结束后,许世彦就觉得,好像孩子们的眼神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看完升旗,接着领孩子们在附近找地方吃早饭。
吃过早饭,许世彦带着孩子们在这周围走走看看,多照几张相。
等到故宫开始售票,正好买票进去参观。
别看才九十年代初,别的地方可能旅游业还没兴起,但首都的游客属实不少。
许世彦和苏安瑛带着七个孩子,跟着人群往里走,并时刻叮嘱孩子们,不要乱跑,要跟紧了大人。
眼前一座座巍峨雄伟的大殿,庄严肃穆,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这种建筑,新奇之余似乎也有些拘谨。
“二姐,这就是以前皇帝住的地方么?”
杨皓宇紧跟在许瑾萍身边,拽着许瑾萍,生怕他二姐被人挤丢了。
到了故宫,许瑾萍可就来了本事,开始滔滔不绝的给弟弟妹妹们讲故宫三大殿,讲东西六宫,讲明清皇帝的一些故事。
刚开始,就许家人在跟前儿听。
到后面,可能是一起进来的那些游客,听小姑娘讲的好,也都跟着走,边走边听。
周围很多人都竖着耳朵听许瑾萍讲解,许瑾萍倒也不怯场,走到哪儿就讲到哪儿。
许世彦在后头跟着,一边走一边就摇头。
有些人可能就有这样的天赋。
上辈子大闺女为了生活跑去考导游证当导游,成天带团,走到哪儿讲到哪。
没想到这辈子才十来岁,就有这方面的潜质了。
不得不说,家里这俩大的,知识面真的很广。
大闺女讲的这些,说实话,许世彦大部分都不懂,也不知道这孩子都是从哪儿看到的。
人家不光看了能记住,还能讲出来,这个挺让人服气。
许瑾萍一边走一边讲,许世彦就拿着相机,给媳妇和孩子照相。
重回七七种田养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