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以为这些大臣们搞死谏只是逢场作戏,做做样子,那些激进分子可是真敢来真的,毕竟自古为人臣就是“文死谏,武死战”,说的就是,文官应该为了坚持正义而不惜生命进谏,武将为了战争胜利而不惜生命奋战。
因而文臣们一向是以死于进谏为荣的,他们也乐于以一死来博得一个“直臣”之名,顺便还能陷皇帝于不仁不义,给皇帝扣个“暴君”、“昏君”的帽子!
朱天启可不想让事情发展到那个地步,他自己的名声倒是其次,他担心的是,若真把事情闹大了,自己得罪了天下士子,他们造起反来,那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因而朱天启只得回复了众臣,说自己一定慎重考虑他们的建议,尽快挑选合适的人选来补上六部尚书和内阁的缺额,并说若是他们有合适的人选,也可向自己推荐。
大臣们还真没想到这一次皇上竟然这么好说话,他们中的某些人也确实早就做好了向皇上死谏的准备,许多人也已经把第二封奏疏写好了,正准备递上去,这些奏疏里面的话可就没有第一次所上的奏疏里那般恭敬和客气了。
既然皇上做出了让步,大臣们自然也就没敢继续继续步步紧逼,否则把皇上逼急了,改变了主意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同时,他们也没有急着因此而庆贺,而是赶紧紧锣密鼓地开始商量起关于六部尚书和内阁成员的人选来。
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党派众多,虽然之前上疏劝谏的时候大家都表现的空前团结,但是如今要瓜分“战利品”了,自然是都要为自己着想了。
六部尚书与内阁成员都是要职,谁能占据更多的位置,谁就能在朝堂之上更有话语权,因而大臣们的“分赃大会”开得并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吵得不可开交。
大明:长生天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