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启是乐得见他们二人相处融洽一些的,若是二人处不来,恐怕这趟差事就要多许多波折了。
“另外,因为你们此次南下,所涉财物甚多,而且你们二人的差事都事关重大,所以除了你们各自的手下以外,朕还给你们安排了三十名锦衣卫,供你们二人差遣,等到你们卖完了东西,要分道扬镳的时候,可各领十五名锦衣卫,接着去办你们的差事即可!”
听了这话,两人不由得都心中一紧,毕竟这“锦衣卫”可不比别的,皇上给他们安排锦衣卫协同办差,可以理解为这是皇上对他们别具一格的恩宠,也可以理解为,皇上这是在派人监视他们。
不过不论如何,只要自己好好办差,自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即便身边跟着锦衣卫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想到这里,两人便齐声施礼谢恩。
“臣,谢皇上隆恩!”
“臣,谢陛下隆恩!”
朱天启随后又对王元宝一招手,王元宝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放着的是两面刷着金漆的令牌——录音笔,上书“如朕亲临”四个大字。
朱天启示意王元宝把令牌交给孙元化和张国纪二人,说道:“为了以防万一,朕再每人交给你们一道皇令,若是真遇上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此令召集当地官员协同处置,尤其是国丈你,安南现今正在内乱,如有必要,你可调动两广之地的都指挥使,派兵护送钱粮!”
“臣等记下了!”两人都谨慎地把皇令收好,点头施礼。
朱天启随即还不忘嘱咐道:“朕给你们的这道皇令是分为内外两部分的,当你们需要请出皇令时,便把外壳摘掉即可,当然,不到逼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随意摘掉外壳!”
两人都看了一眼手中的皇令,确实这皇令好像是有一个外壳包裹着里面的核心,分成内外两部分的,构造十分精巧,不仔细看竟然看不出来。
朱天启交代完了这件事,这才继续说道:“你们此次南下,就走京杭运河的漕运线路吧,朕已经命人给你们安排好了船只,你们稍后直接去锦衣卫领人就行了,还有,从阉党们那里查抄的逆产也都存在锦衣卫的仓库里,国丈你直接让锦衣卫的人帮你搬运上船即可!
你们二人的差事都很要紧,所以事不宜迟,你们回去稍作安排,就尽快择日出发吧!”
两人听了这话,也都当即起身施礼:“请皇上放心,臣等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这两日即可动身南下!”
“好,既然如此,朕也就放心了,二位且去忙你们的差事吧,朕就不多留你们了!”朱天启满意地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废话。
张国纪和孙元化二人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施礼告退,一同退出了乾清宫,结伴往锦衣卫去了。
安排好了张国纪和孙元化二人的差事,朱天启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不过现在可还没有到松懈的时候,朱天启随即一抬手,对王元宝吩咐道:“去通知户部和兵部,把近些年的赋税和军饷档案都整理出来,另外去通知户部尚书徐光启和兵部尚书孙承宗,午后进宫议事!”
王元宝把朱天启的话都点头记下,听到最后却是不由一愣,提醒道:“皇爷,孙承宗孙大人还不是兵部尚书呢!”
朱天启也是不禁一愣,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是吗?朕又糊涂了,朕上次光跟他说,等袁崇焕到了,再一并安排,这袁崇焕至今未到,朕都把这事儿忘了,你现在就拟旨,封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升中极殿大学士,去吧!”
“奴婢遵旨!”王元宝应了一声,赶忙下去安排了。
张国纪和孙元化边走边聊了起来,孙元化倒是听说过张国纪的,毕竟张国纪是国丈,是当朝皇后的父亲,但是张国纪对于孙元化就不是很熟悉了,名字倒是听过,人就没什么印象了。
“孙侍郎之前一直在辽东任职,此次被调回京,也算是高升了!”
孙元化听了这话,却是不禁苦笑:“孙某这算什么高升,之前的差事早就丢了,孙某已经在家赋闲数月,承蒙皇恩浩荡,才得以重回京师,为朝廷出力。
大明:长生天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