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话,孙承宗就更惊讶了,因为这话听起来,倒好像皇上一直都是个明白人一般,并没有被魏忠贤和阉党所蒙蔽,难道说,皇上之前都是在演戏,是韬晦之计?
关于皇上病重,而后又突然病愈,并且病愈之后宛如变了一个人一般的种种传闻,孙承宗也听说了一些,只是百闻不如一见,眼前这位皇帝跟自己心中的形象完全对不上号啊!
可是尽管心中惊讶万分,孙承宗表面上还是十分恭敬的,他故作惶恐地回答道:“臣怎敢介怀,承蒙陛下挂念,臣不胜感激!”
朱天启知道这孙承宗混了一辈子官场,是个八面玲珑的人,所以也不再跟孙承宗说这些客套话,索性直奔主题,开口说道:“朕这次把老师你召回京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收复辽东!”
说完这话,他看向了孙承宗,问道:“朕想让老师你再次出山,督师蓟辽,不知老师你可愿意!”
孙承宗一脸震惊地望着朱天启,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答了,之前皇上也是一直说要收复辽东的,但是因为有阉党从中作梗,所以对辽东的作战一直难有进展,甚至朝中许多大臣都因为辽东军费的问题,屡次上疏,要求放弃宁锦防线,退守山海关。
而皇上呢,也一直犹豫不决,更是从没有如同今天这样,如此坚决地说出过要收复辽东这样的话,所以孙承宗不知道朱天启是一时兴起,还是真的已经下定了决心,他这次答应下来,能不能成事,亦或是再一次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朱天启自然是看透了孙承宗的心思,其实换做谁也是一样,辛辛苦苦在前线打仗,苦心经营多年,好不容易有了点成果,却后院起火,被自家人扯了后腿,前功尽弃不说,还被奸佞小人弹劾,谁能不失望呢?
因而不等孙承宗开口,朱天启就一脸坚决地说道:“老师请放心,这一次朕必定全力支持你收复辽东,如今阉党已灭,再不会有任何人敢阻挠复辽之事,若是日后有谁敢妄加弹劾,上疏妄议辽东战事,朕就把他们送到前线上去,看他们能不能靠三寸不烂之舌,骂退建奴!”
孙承宗听完这一番话,终于不再犹豫,本来有些心灰意冷的他,再一次燃起了斗志,竟然不自觉地有些热泪盈眶了,他起身跪倒在地,叩首高呼:“驱逐建奴,荡平辽东乃是臣平生之愿,承蒙陛下信赖,臣定当不负皇恩,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朱天启缓缓点着头,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让他自己的内心也已经激动不已了。
把孙承宗扶起,朱天启也不忘安慰道:“老师你也不必有太大的压力,你之前的堡垒战术,朕还是很认可的,收复辽东不宜操之过急,还是应该步步为营,逐步蚕食,等到时机成熟了,再一举荡平辽东,则大事可成!”
“陛下,您竟然对臣的战略有这般见解……”孙承宗一脸惊异地望着朱天启,更是感觉不可思议,他印象中的皇上,别说跟他讨论什么“堡垒战术”了,除了摆弄木头,其他的事情似乎都不关心,就更不懂什么战术战略了!
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礼,孙承宗赶忙施礼:“臣遵旨,陛下的嘱托,臣谨记在心!”
其实朱天启特意跟孙承宗提及“堡垒战术”这些话,并不是他真的对孙承宗的战略部署有多么深刻的见解,而是他担心自己突然对孙承宗委以重任,孙承宗深受皇恩,感激在心,再急于求成,改变了原来的方略,最后惹出什么麻烦来,所以才特意嘱咐一番。
朱天启对孙承宗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朕把袁崇焕也给召回来了,过几天他应该也就到京城了,到时候朕再一块儿给你们安排职务,让他给你做副手,你们师生二人搭档,朕相信区区建奴,定是手到擒来!”
孙承宗听了这话,不禁也微微点了点头,本来他也是想要提及此事的,现在看来皇上已经有了妥善的部署安排,便识趣地闭上了嘴巴。
“好了,今天咱们先不谈国事了,老师你刚刚回到京师,不如今天就留在宫中与朕一同用膳,也算是朕替你接风洗尘了如何?”朱天启挥了挥手,转过身来,笑着问道。
大明:长生天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