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寿,怎么见到舅舅,扭头就走啊?”
张岩在皇宫住了七天,直到朱秀蓉的情况彻底稳定下来才准备出宫回家。
远远的看到朱厚照,朱厚照也看见了他。
结果这小破孩转身要走。
朱厚照乳名阿寿,估计也是角色扮演给自己起名朱寿的缘由。
张岩快走几步追上朱厚照,伸手在朱厚照的脑袋上拍了拍。
朱厚照略显嫌弃的晃头躲开,小孩子还没什么城府,脱口而出道:“介夫先生说二舅不当人子,让我离舅舅远一点,大伴也说舅舅多给父皇和母后惹麻烦。”
张岩嘴角一抽。
介夫先生,就是现在朱厚照的讲读老师,杨廷和,后来在正德年间做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同时也是推动嘉靖皇帝上位的主要推手。
至于大伴,那肯定是现在伺候朱厚照的刘瑾了。
这两个都是朱厚照的近臣亲信,都对他这个国舅多有微词风评低下。
难怪后来朱厚照对两个舅舅很是不待见,差一点就把两个舅舅咔嚓了。
“他们说的话,那都是屁话,二舅什么时候不当人子了?什么时候给家里惹麻烦了?”
小孩子多半喜欢抬杠,朱厚照也不例外。
当即说道:“我都知道,昨天介夫先生就说了,给事中和御使弹劾大舅和二舅,有十条大罪状,父皇留中不发把弹劾压了下来。”
啥玩意?有人弹劾我?
张岩抽了口凉气,听听,十大罪状,这可是指责奸佞十恶不赦的惯用套路。
谁呀?够狠的!
虽然两个国舅缺德事没少干,但是也不用这样上纲上线吧!
“阿寿,我跟你说,别人说的全都是假的,我是你舅舅,你是信外人还是信舅舅?”
张岩早就想搞好和朱厚照的关系,结果眼看着印象分一个劲的往下掉,这也太悲催了。
朱厚照还真迟疑了。
因为张岩这些天为了救妹妹朱秀蓉的所作所为,历历在目,这一点做不得假。
所以小孩子被问住了,末了说了一句,“舅舅待家里人是好的。”
“欸!这就对了,我再怎么样也是你舅舅,大舅二舅都是你舅,娘亲舅大,咱们是一家人,你给我记住了。”
张岩还想跟朱厚照掰扯掰扯的时候,一个人从角门那里脚步踉跄的跑进来,是谁呢?
大国舅,寿宁侯张鹤龄。
“二弟,二弟,出事了,出事了。”
张鹤龄比张延齢大了将近十岁,快三十岁的人了,此刻却惊惧的仿佛热锅上的蚂蚁,眼看着快要哭了的样子。
朱厚照对这个大舅的观感更是不堪,看见张鹤龄就烦,转身想走,却被张岩按住了脑袋。
张岩是真的没把自己当外人,原主连皇帝姐夫的龙椅都敢坐,皇帝姐夫的宫女都敢睡。
按住未来正德皇帝的脑袋,也不算啥事吧!
“老大,你慌什么,是不是因为被给事中和御使弹劾的事情啊?”
张鹤龄一愣。
“二弟都知道了?这可如何是好,本来叶绅和张缙是弹劾李广的,李广那个阉人却把你我兄弟捎带上,这分明是想让你我兄弟背锅……”
张鹤龄接着就把所谓的十大罪状给说了一遍,其他的那没等说,估计是有真凭实据。
但其中一条还牵扯到了朱厚照,让原本想离去的朱厚照也不走了。
哪一条?
为太子朱厚照立寄坛,兴暖疏之说。
白话文的意识就是太子朱厚照身体不太好,小时候经常感冒发烧之类,需要烧个替身延寿,寄在李广的坛子里。
这又怎么扯上了张氏兄弟?
还是修筑万岁山毓秀亭的锅,这坛子就在毓秀亭,而修筑毓秀亭的活是张鹤龄承包的。
礼科给事中叶绅最后说的话够狠,言说陛下为何养此大奸大恶于肘腋,当驱离赐死哉!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