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旁边的烛台坐在王凡身边道:“对,这是正事,你快说一说。”
当下,王凡把自己对密探和谍报所了解的知识一一给徐增寿道来。
他虽然没有专门研究过间谍组织,但是架不住认识一个专门做“硬核狠人”系列的同行,这些狠人里不少都是二战时的间谍和卧底。
王凡在看的时候,习惯性的查阅资料,时间一长,反倒是整理出一套还原的间谍知识体系。
徐增寿一个纯本能派卧底,刺探情报纯粹是靠着瞎猫碰死耗子,哪里听到过如此先进的卧底知识,一时间听的是如痴如醉,到了外面天明鸡叫,方才回神:原来一夜过去了。
王凡发现,徐增寿还真是个天才卧底,很多知识自己一说,他居然可以举一反三,一夜间的功夫,居然能够想出基础的信息传递雏形。
心里也是十分开心,教授的动力更大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俩人除了吃饭睡觉外,一直都关在屋中研究如何搭建属于俩人的间谍组织。
徐增寿学习能力极强——或者说学习谍报知识的能力极强,只是短短十来天的功夫,他就已经把王凡肚子里的干货掏空消化,甚至开始利用王凡所教授的这些知识开始模拟实践。
比如数据、信息整理与分析这块,徐增寿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的靠着这个技能结合着之前知道的军情,分析出很多战报来。
俩人之所以能够无人打扰,正如王凡所预料的,朝堂上没有人再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来。
最开始的第二天,小天师畏罪自杀,吊死在牢中的消息一传出,整个金陵大为震撼,尤其是不明真相的曾凤韶等人,前去要查验尸体被拒后,联合了十几个御史跪在宫门外喊冤。
朱允炆烦不胜烦,又不好斥责他们,只能任由他们跪着,让齐泰去处理。
齐泰也不愿意当这个坏人,毕竟曾凤韶虽然年轻气盛,为官时间也不长,但仗着一身混不吝的性子,当了御史不到三个月时,就弹劾了不少金陵权贵,在金陵百姓之中颇有名望。
而且洪武朝时,御史中便有一位叫做王朴的前辈,直言皇帝之错,临死之前,老朱让他认个错这事就算了解了,王朴却宁死不认,砍头之前,还告诉史官: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把无罪的御史王朴给杀了。
史官刘三吾也很头铁,当真把这句话给记了下来,曾凤韶一直以王朴为榜样,齐泰也不愿和这不怕死的小子浪费口舌,派人生拉硬拽抬走后,又让禁卫看住了曾凤韶等人,打算糊弄了事。
虽然曾凤韶和高翔等人被关在家中,但高翔的八卦能力连皇帝有所耳闻,这金陵第一八卦,岂是浪得虚名的?
不到半日,整个金陵城都知道了小天师“畏罪自杀”,黄子澄名声保住的消息,一时间街头巷尾全都议论纷纷,黄子澄暗中让人打探,发现金陵百姓个个都是阴谋论的大家,说什么的都有,唯独没有一个人相信他是清白的。
气的黄子澄这次真的昏死过去,在床上躺了三天。
也许是他的幸运,又是建文朝的不幸——耿炳文丢了雄县的消息传来了,紧接着当天下午,鄚州失守的消息又传来,朝堂大惊,金陵的百姓也不再议论小天师的事,全都关心起北方的战事来。
河间、雄县和鄚州,是耿炳文建立互为犄角的封锁线,其目的就是在沧州、保定军队的配合下,合拢将燕军包住,利用重兵优势围杀。
这也是齐泰和兵部的官员们精心制定的围剿之策,从理论上来说,可谓是十拿九稳的。
但雄县和鄚州被燕军攻破,就相当于这条天罗地网最核心的地方被捅出一个巨大无比的窟窿,莫说是抓鲤鱼了,连鲸鱼都能来去自如。
朝堂上马上慌乱成一团,朱允炆这一次是真的有点意外,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小慌张,但在齐泰等人的劝说下,又恢复了往日的淡定。
召集齐泰,又把病床上的黄子澄拉了过来,一起商讨接下来的对策。
不等君臣想出更好的法子,前线的军报又来了:燕逆在滹沱河大破长兴侯,大军损失过半。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