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过河,就有回头路不成?”王凡素来是个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的性子,自己胸口的一刀拜齐泰所赐,虽然现在还报不了这一刀的仇,但嘴上却丝毫不让。
“是啊,有的人注定是小卒,只是过了河后,三五步内,搅进了局中,反倒发挥出比车还要大的用处。”
齐泰也没有丝毫相让的意思,看着王凡道:“你这个小卒的运气更好,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又能得到曹国公的求情。”
“还能得到德公的杀手。”王凡悠悠的怼了一句,把齐泰气个够呛。
此间就他们三人,自己这一走,再回来时,只怕就是围观他的砍头了。
那时候再讥讽,未免有些落井下石了。
李景隆瞪了王凡一眼:“放肆,没大没小,若非德公宽宏大量,只怕你现在已经吊死在牢中了。”
王凡没有继续说话,得罪一个还好,得罪两个,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曹国公教训的是,小子孟浪了。”
李景隆见他对自己的态度很好,心说这小子会做人,还知道是谁护着他,缓了缓语气,看了齐泰一眼:说事就说事,你和一荒唐少年吵什么?
齐泰并不搭理李景隆的给自己的眼神语言,回到了正题:“你可知接下来要去哪里?”
“多少有些耳闻。”王凡没有直接回答,他不知道吴亮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身份,若是说漏了嘴,坏了他的事,反倒不好。
“下月,曹国公会前往北平协助长兴侯平叛,你既然想做小卒,那就到曹国公账下做一小卒吧。”齐泰也没有了之前的好脸色。
朱允炆要保这小卒,李景隆看在他帮了凤翔侯的面上,也要保他还人情,齐泰虽然想要斩草除根,但却只能退而求其次,反正日后这小贼到了军中,没了小天师的皮,寻个借口和理由也就把他除掉了,不急于一时。
“多谢曹国公。”王凡客气一番,心道:待耿炳文兵败的消息传来,只怕就不是协助而是替代了。
想起吴亮和自己说的,看来建文朝的这帮人还没有蠢的一无是处,知道阵前换将,乃是军中大忌。
“这些日子里,就让徐增寿跟着你,不可抛头露面。”李景隆没把王凡当回事,这一次救他,只是为了还他“歪打正着”救了凤翔侯的命,碰巧给了文武之中一个缓冲。
在李景隆看来,齐泰说的没错,王凡这个无名小卒能够掀起那么大的风浪,并不是他本身有多大的本事,而是过了河入了局内,恰巧在那个位置上而已。
过了这个风头,还了这个人情,以后在军中若是出了什么意外,可就与他李景隆没有任何关系了。
“还有一件事。”齐泰道:“你把这封信抄写一遍。”
说着从袖筒中掏出一张纸来,放在王凡面前。
随后又亲自从桌子下拿出纸笔来,递给他。
王凡一愣,这齐泰还真是一根筋,怎么老是要让自己抄信?
接过来一看,方才知道,这信是写给湘王的,让湘王放了方孝孺,半月之内,方孝孺若是不回金陵,那他的自己的性命就不保了。
王凡抬起头来,李景隆假装转头四处看风景,齐泰则冷脸道:“这是黄公的意思,若是不从,就算是冒着曹国公与陛下怪罪,老夫也得帮着黄公再把你关进牢中了。”
“黄公当真是...”王凡无奈一笑,拿起纸笔来抄写一份,抄完之后道:“还不如一小卒有气量,想要我写,却不敢亲自前来。”
“你把黄公都气的还在床上躺着,还想怎么样?让你写你便写,有本公作保,谁还能伤你性命不成?”李景隆沉声斥责道,虽然心里也觉得黄子澄这小子气量不大,事已至此,连皇帝都开口要留这小贼一命,他还要搞这些小伎俩。
齐泰却没有言语,拿过那封信折好放进袖筒中:“待方公回金陵之日,便是你随曹国公离开金陵之时。”
王凡面上谢了,但心里却冷笑:“方孝孺若是回来,只怕我是就离不开了。”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