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也不客气,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吃饱了方才能够面对建文朝的群贤。
有伤在身,王凡吃的很慢,这算是他来到此间吃的最丰盛的一顿了,吃到最后,自嘲一笑:“自古以来,死刑犯上刑场时,都会吃一顿好的...”
他放下筷子,理了理衣衫,坐下来等候召见。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钟声再次响起,小太监道:“这是百官去奉天殿面圣见礼去了。”
王凡嗯了一声,没有睁开眼睛,继续闭目养神。
又过了好一会,门外响起脚步声,走进几个太监来,为首的正是刚刚送饭的内侍。
“咱家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来请小天师。”
王凡有些意外,怎么是太后的命令?
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辛苦公公。”
“谈不上辛苦,来人哪,扶着小天师。”总管太监倒是客气,让人上前搀扶着王凡,出了文楼,奔着西边的奉天殿而去。
此时已是晚上九点钟左右,雨过天晴,空气沁人心扉,夜空如洗,偌大的皇宫内十分的安静。
月亮撒下一片清光,流的满地亮堂,从文楼到文华殿有一条长长的石路,两边种着些许疏桐,八月十五的月亮将圆未圆,他抬头看去,正见那盘明月挂在梧桐梢上。
盛暑已过,又来了场秋雨,走在深宫之中寒意颇深,王凡走了几步,觉得胸前伤口隐隐作痛,连有些痊愈的脚也跟着酸麻起来,知道是刚刚这一番闹腾,动了新伤和旧伤。
心里有些感伤:“衣薄冷风欺啊...”
随后又想起靖难之事的朱棣,以八百士卒起兵,每一场战斗不都是生死绝境么?
心中感慨:“王凡啊王凡,你前世读史时,每尝赞叹乌巢时的曹操、白沟河时的朱棣、成皋时的刘邦,他们哪一个不比你现在更凶险?若他们都如你这般,还未战斗便自怨自艾,岂能成就一番霸业,青史留名?”
只觉得前世里熟读的历史全都浮现在脑海中,燃起斗志来:今日危机,便是拼了性命,也要搏一搏,在这大明天地里闯下自己安身立命的根基。
当下强忍着脚伤和胸口的疼痛,推开扶着的小太监,迈着稳健的步子,向着奉天殿而来。
“小天师,烦请在殿前等候,咱家入内禀报。”总管太监对王凡小小年纪,忍着重伤稳步而来,胸口更是泛起血色暗赞不已,因此口气除了客气外,又多了三分敬意。
“劳烦公公了。”王凡站立殿前,也不去里面看,理了理衣衫,等待召见。
“宣龙虎山小天师张懋丞进殿!”
尖锐而又极具特色和穿透力的声音响彻整个奉天殿,一瞬间,殿内安静下来。
王凡不用看也知道,所有的人此时都向着门口看来,等待着自己进去。
“终于来了...”
几经生死的王凡此刻十分的平静,对于见到建文帝和建文朝群贤们没有任何的畏惧。
“小天师,请。”身边的小太监恭敬做了个请的姿势。
王凡再次理了理衣衫,恭敬的向着小太监回了一礼:“有劳公公。”
而后迈步走进殿内。
果如所料,无数双眼睛向着王凡看来。
此次建文中秋大宴,人数极多,奉天殿虽然地方够大,却也装不下满朝的文武和皇亲国戚们。
因此能够坐在这里的,也是经过了筛选,西半殿坐着的乃是老朱家的亲戚们,多以勋贵将门为主,坐在首位的正是曹国公李景隆。
王凡虽然目视正前方,但余光扫过去,见到男男女女的宗室们几乎没有熟脸,唯一认识的也就徐增寿兄妹,俩人坐在第三排的位置,却也只是一扫而过。
却没有见到常吕,王凡只是稍微疑惑,以为是自己没有看到他。
东半殿坐着的乃是建文朝的百官,多以文臣为主,坐在主位的乃是兵部尚书齐泰,让王凡诧异的是,黄子澄这老小子居然也在。
文官的阵营里,虽然也只是一扫而过,但熟脸就比较多了。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