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不是兵部的官员默不作声的往后退一步。
大明的文官们武德充沛,虽然从未出现过朝堂上动手的情况,可上次文武之争,几个文臣被人打了闷棍后,自此上朝,全都借机拄着拐杖,目的就是找机会在宫中打勋贵们一顿。
都说老实人发火起来更加可怕,看方孝孺这副样子,只怕说不得一会真能动起手来。
兵部的官员们也都被撩起刚刚压下去的怒气,看向方孝孺敌意十足。
齐泰也有些意外,没想到这姓方的愈加放肆,居然敢和自己大呼小叫。
“方学士说的他是指何人?”齐泰放下笔,毫不畏惧的看向方孝孺:既然你不听话,那老夫也不必再虚与委蛇,反正对付黄子澄,也不是非你不可。
礼部的官员最为敏感,马上给同伴小声道:“德公称呼方公为方学士,却不叫方翰林,看来这两位是一点调和的可能也没有了。”
同伴深以为然:“咱们一旁观看便是,千万不要上前劝阻。”
“自然...”
齐泰之所以不想再拉拢方孝孺,是因为发现拉拢他没用。
自从上次和黄子澄闹翻后,对方孝孺开始释放善意,俩人的关系确实突飞猛进,好的像是蜜里调油一般。
可是在政务上,这呆子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依旧坚持自己的认知,他认为对的,谁的话也不听。
很多时候俩人的对话几乎可以统一概括为:
齐:我对你好不好?
方:太好了。
齐:咱俩是知己吧。
方:生死之交。
齐:那你别给皇帝推什么“井田制”了。
方:不行。
齐:好,我不阻止你推“井田制”,那你也别反对我军队改革。
方:不行。
齐:方公,这是王羲之的字,知道你喜欢,送给你。
方:德公,真乃孝孺知己。
齐:军队改革
方:不行
齐:王羲之的字?
方:德公,真乃孝孺知己,字已裱起,打算传家。
以至于齐泰发现,自己和方孝孺交好,除了私交上多花了几千两银子外,在政务上他是一点助力都没帮上。
所以齐泰没了耐心,早就想翻脸。
“自然是兵部左侍郎程谢!”方孝孺一反常态,挺直了胸膛针锋相对起来。
忽而觉得,眼前这个让自己之前朝思暮想都要结交的人,此时为何面目为何如此的虚伪狰狞。
齐泰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方孝孺心中从正人君子变成了虚伪小人,依旧不冷不淡的道:“辱没朝臣,可是大罪。”
方孝孺一愣,万没有想到齐泰居然不看在之前的情谊上解释,反而一顶大帽子扣在自己脑袋上。
只觉得自己以前当真是瞎了眼,居然还将此人引为知己。
不由得学着汉中蛮族农夫们吵架的样子撸起袖子来:“老夫辱没他?他与小师斗赌,你我皆是见证,不说整个金陵都知,但这殿中同僚哪个没有耳闻?”
吏部有看不惯兵部爬他们头上的,忍不住火上浇油:“是啊,下官也曾听说过。”
“确有此事。”
恨的兵部的官员牙痒痒。
“如今结果出来,乃是小天师赢了,他为何不履行诺言?!”方孝孺犹如怒目金刚一般,虽然身材不高,可气势非凡,让人不敢小觑。
齐泰依旧不在意,拿起笔来继续写,一副不屑理你的表情。
身后兵部的官员马上心领神会,这等颠倒黑白的话岂能堂堂尚书大人说出?
马上有人站出来道:“程侍郎已经面陈陛下,说明了赌约的原因,乃是为了国事不得已为之。”
“燕湘二逆在金陵多有奸探,若非如此,湘王如何能知齐公暗度陈仓之计?又如何能假传自焚的讯息?燕逆又如何能早有准备,骗杀岂能张谢二人控制北平?”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