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清是谁,就见那人飞快走到自己身边,行礼问候一气呵成,自己反应过来时,他已经牵住了缰绳。
只是凭借这个动作,徐增寿就知道来人是谁了,笑骂道:“于八,你小子倒是用心,这个时辰了还满大街溜达。”
“三爷说笑了,大爷下了令,谁敢不用命?”正是西城兵马司的小旗于八,这小子平日里没少扯他们徐家的大旗做虎皮,但两家确实有些渊源,又因于八这人很会来事,而徐增寿也是金陵城内街头浪荡子弟的一员,平日里勾栏瓦舍赌档那是他第二住所,偶尔遇到于八,这小子都像是伺候自家祖宗一般,让人很是满意。
花花轿子人人抬,于八每次当着他的面说自己家是徐家的家将时,徐增寿也从不揭穿,只是笑骂一句:“我徐家可没给你禄米,若是告到府衙,少不得治你个欺诈冒领的罪。”
他们俩这般说笑,旁人岂敢当真,甚至很多人羡慕,于八与徐家的这层关系。
见是自己人,徐增寿也不客气,上下打量着那群有大有小的道士,看着于八问:“这帮是龙虎山的道爷么?”
目光落在为首的道童身上,更是来了兴趣,于八赶紧介绍:“三爷,这位就是名声遍金陵的龙虎山小天师了。”
徐增寿愈发欣喜:“哦,听闻小天师年纪虽小,却聪明过人,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报恩寺的事,早就传遍了整个金陵。
徐增寿作为金陵勋贵中鼎鼎有名的好事之徒、金陵十佳爱凑热闹青年、专业看出殡不嫌殡大、顶级矛盾升级大师,对缺席了这场武德充足的佛道之争十分的遗憾。
得知府上人告诉他,一切都是这位龙虎山的小天师撺掇怂恿,心里早就想见一见,没曾想会在这里遇到。
“小天师,我叫徐增寿,报恩寺的那帮和尚定然不会善罢甘休,若是你明日还去砸他们的山门,可得叫上我。”徐增寿伏在马上笑嘻嘻的看着王凡,满脸亲切。
“哦?徐公子也与和尚们有仇?”王凡看着这位自来熟的徐家老三,脑海里闪过关于他的记载:死的真惨。
作为靖难之战中,燕军埋伏在朝堂上最大的卧底,三爷最终还是没有挺过黎明前的黑暗,死在了靖难成功的前夕——读史读到这里时,王凡还专门标注:增寿卧底未半,而中道被斩。
其实以他的身份,在靖难时,哪怕不给燕王透风报信,只是装聋作哑不表态,等到姐夫到了金陵当了皇帝,那时再表现出拥护的态度,多半会捞个国公当当。
因此王凡自己选过靖难四大冤种之一,这位仁兄就排在第三位。
对于位列自己心中的这第三冤种,王凡说不出的喜欢,因此主动搭话。
“嗨,我和他们能有什么仇什么怨,只不过是小天师初来乍到,打架这等事,需得人场足了方才有意思,若是叫我,不消说的,满金陵的勋贵子弟们,咱都给你拉过去助威。”徐增寿摩拳擦掌起来:“小天师这么晚不回驿馆,来这里可是找人助拳的?”
王凡见他话锋转的十分自然,笑呵呵的与自己攀谈就问到了自己的目的,心道:“大明初期的勋贵们果然没一个省油的灯。”
面上也不隐瞒:“小道下山,父亲曾嘱咐,寻访张神仙一事不可怠慢,正巧进城时偶遇于大人,说有张神仙的线索,因此派人前来打探。”
自己正大光明的来宗人府找谷王世子,是瞒不过徐增寿的。
“找张神仙?前几日确实听说过张神仙出现在金陵的传闻。”徐增寿虽然是勋贵将门子弟中浪荡急先锋,纨绔总元帅,但脑子不傻,没有当着这帮龙虎山的道士们说你们家老祖在秦淮河两岸疑似睡姑娘被人看到过。
于八则道:“小天师们便是得了这消息,撒下人手寻找,一问之下有说在城外看到的,还有说在城内看到的,来宗人府是因为小天师得到线报说,谷王殿下的世子曾在那日也在附近,小天师们寻找张神仙心切,故深夜来此。”
“来找谷王世子的?”徐增寿心里一咯噔:“不会这么巧吧?”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