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表露了自己的身份后,压低了嗓子道:“我等来金陵,也是助燕王世子脱困来的。”
“什么?”连连变故虽然让马和不知所措,但这位终究是敢于带着大军下西洋的史上第一人,面对险境的素质非比常人,神情极其复杂的看着王凡,见他神色自若,眼神诚恳,心中已经信了大半。
但为了谨慎,小心试探:“可是宫中有传闻说湘王已经在府中自焚了...”
皇宫之中也有燕王的内应,马和来到京城前,燕王便将这些在金陵多年积攒的人脉全都交给了他,因此湘王自焚这等朝廷并未公布的事,他便是通过宫中内应知晓的。
“哦,是么?”王凡端茶喝水,轻描淡写的说道:“那只不过是我们想让朝廷知道的,湘王殿下现在已经控制住了荆襄,城内大军二十万,只等着世子回到北平,燕王起兵靖难,到时我们两家,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大事必成。”
所谓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既然要和燕王府结盟,能获得多少利益,就得看自己出多少次成本了。
荆州城里只有五万多军队,但为了日后打算,谎称二十万还是极有必要的。
马和当真了,丝毫没有任何怀疑,忐忑不安的心慢慢的被激动欣喜充满。
王凡说的这些话,算是他提心吊胆在金陵这两个多月以来最好的消息。
“仙长说的真的?”马和咽了咽口水,再看王凡没了刚刚的敌意,多了三分敬畏。
“我这里有可以证明身份的凭证。”终于谈到了正事,虽然坐在对面的是马和这个内侍,但王凡却没有任何轻视之心。
朱棣对马和的信任,只要是了解明史的都清楚:绝对心腹。
马和恢复了往日的冷静,知道王凡意有所指,咬了咬牙,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再无任何退路可能,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放在桌上:“这是王妃殿下给魏国公的亲笔书信,为的便是万一金陵有什么变化,希望魏国公能看在兄妹面上可以帮衬一二。”
王凡看去,那信封上写着“大兄亲启”四个字,虽然徐王妃一女子所写,却是透着一股力透纸张的英气。
“这是我家王爷给燕王殿下的亲笔书信。”王凡并没有打开,毕竟是人家的家书,而且封着火印,若是真有用处,冒然打开反倒是坏了大事。
而且他也没有打开的必要,没有这封书信,自己也已经确定了马和的身份了。
只是扫了一眼,就从怀里拿出一封信,摆在桌上,与那封并排。
朱棣与朱柏虽不是一母所生,但关系极好,大明朝虽有规定,就藩的藩王之间不可通信不可见面,但朱柏担心朱棣的健康,却还是暗中派心腹去北平送过信,那封信朱棣就是当着马和的面拆开的。
马和博闻强记,只是扫了一眼信封上的几个字,就认出是朱柏的笔迹,当下再无任何怀疑,站起身来向着王凡恭敬施礼:“马和刚刚冒犯仙长,还望仙长见谅。”
“不知者不罪。”王凡心情大好,俩人把各自书信收好,请他坐下正色道:“当务之急,是和三位世子联系上。”
把刚刚自己留在宗人府盯梢的事说出来,马和则道:“仙长放心,刚刚走的那太监便是在宗人府里伺候,我与世子们联系便是通过他在中间传话。”
又把自己如何与沐敬认识,为何会来报恩寺的事说了一遍。
“可靠否?”王凡计上心来,这人可是关键。
“财帛之往,并不可靠。”马和皱起眉头:“他以为,我与之结交,只是不想让三位殿下在用度上受委屈。”
“这就不好办了...”王凡皱起眉来,想着该如何才能与宗人府里的朱高炽三人取得联系,却听外面忽而传来哭声。
张云起快步走了过来,面露急色:“小师叔,那小道童哭喊着要走,怎么都拦不住。”
突然见到掉落在马和脚下的匕首,猛然瞪大眼睛,刚想要发作,被王凡制止:“这位是自己人。”
当下把马和的身份说了,介绍俩人认识。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