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我推测应该是咱们那两封信已经到了金陵,朝廷知道王爷自焚的消息后,皇帝顶不住反对削藩官员的压力后,方才动了恻隐之心,听从黄子澄的意见,放了燕王世子。”王凡结合着真假难辨的史料,小心推测。
“啊,皇帝不削藩了?”左亮大惊,皇帝若不削藩,他们怎么造反?
“削藩是一定的,放燕王世子,只是想麻痹燕王而已。”王凡摆了摆手。
左亮更加糊涂:“麻痹燕王?这怎么可能?若是王爷自焚的假消息传到北平,燕王世子又回去了,燕王岂有坐以待毙之理?”
王凡看着左亮,叹了口气:“要不然说建文群贤们都是一群不知兵的文臣呢...”
这等利害干系,连左亮这等武夫都知道,可朝中饱读诗书的士大夫还幻想着能以此麻痹燕王。
“不去管这些,现在唯一的变数就是襄阳的军报。”王凡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历史上,因为湘王自焚,襄阳的军队并没有出动,因此也就不会有襄阳军队到了荆州城下后,给朝廷报告湘王造反的消息。
而自己的到来,产生了这个变数,如果不把这个变数扑灭,很容易造成连锁反应。
也有可能,以朝廷那帮群贤的战略眼光看,这个变数他们不会重视,从放燕王世子回去以麻痹燕王的这招臭棋看,不重视的可能性还很大呢。
但王凡不敢赌,更不敢存侥幸心理。
“所以,以你的经验来算,襄阳的军报,何日能到金陵?”王凡开始想补救办法。
左亮略微迟疑,皱起眉头思索:“咱们五月十九离开,按秦环的心腹所说,三日之后襄阳的军队没有接到回信,便会带兵去荆州,若是轻装急行,顺水而下,两日,最多三日便可到荆州...”
“就定两日。”王凡手指沾水,在桌面上计算,明月赶紧拿出纸笔递给他。
“五月二十一出发,二十三到荆门,最多一日便可断定咱们靖难的事,二十四日给朝廷报信,从荆州到金陵直线距离约一千六百里左右,就算是两千里...”王凡不用纸笔,飞快的沾水计算,越算心里越没底:“八百里急报,也就三天的时间...二十七就能到...”
“哎!”王凡停住手指,叹气:“早知如此,我就不该托大,应该伪造一封书信,稳住襄阳大军才是!”
“仙...王兄弟,智者千虑,尚且必有一失,兄弟纵然神机妙算,却也非神仙,能做到如此,已经是常人所不能及了。”左亮非但不着急,反倒是安慰起他来。
明月也跟着道:“是啊,师兄。”
“而且,兄弟这般算,只怕是有些差错。”左亮看着桌上的水渍皱了皱眉。
“哦?哪里算错了?”
左亮拿出王凡给他的地图铺开,一边指一边道:“从荆州到金陵,具体有多远我不知道,但那一年王爷平荆州之乱,战报送到金陵,却是用了七天。”
“七天?”王凡一愣,用那么久么?一拍脑袋:对了,八百里加急,是清朝后期才能实现的,清以前,六百里加急就是极限了,但荆州到金陵,也用不到七天啊。
可自己算出来的结果都是理论上的,左亮这等土生土长的明朝军士经验做不得假。
“而且从襄阳领兵之人不是霍康,便是楚大中,这俩人虽都未在王爷麾下带过兵,但与咱们湘王府有干系,当年平叛时,若非王爷及时带兵赶到,二人早就死在乱刀之下。因此不管谁来荆州,知道咱们靖难,决计不会第一时间上报朝廷,定然想方设法劝降王爷。”
说起兵事,左亮像是换了个人般:“朝廷若是真相信襄阳的军队,岂会让陈秦二人潜入荆州,只是让襄阳大军做后手?”
他嘿嘿一笑:“说不得,这二人压根就不会上报,反倒倒戈相向,投靠咱们。”
“原来如此,难怪当初得知襄阳大军会来,王爷一点也不担心。”王凡恍然大悟:“我当时还以为,荆州易守难攻,不怕他们呢。”
又看向左亮,笑道:“我说你刚刚听到襄阳的军报,怎么也不担心。”
大明公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