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的事情俨然成为了一个导火索,前营许多不满后勤整合的将领都纷纷跳出来指责李炎,认为罪责虽然是刘显得,但若是没有李炎捣鼓这一套制度又怎么会给刘显机会呢?这后营这般搞下去还了得?还是如之前一般妥当。
李炎听着两人的汇报,这些事情他都是清楚的,前营的反对倒是无关痛痒,毕竟李自成压着的,这帮子军头也就私底下说些腌臜话罢了,可现在刘显在后营闹事,却不受一点管辖,这事是很离奇的。
要知道李炎是都监,都监虽然说是监督后营诸官的,便算是李自敬见了他也要畏惧三分,但到底不是后营主管,人事权不在他手上,人事问题还是李自敬在管,现在刘显跳的这么欢,李自敬那边却一动不动,确实是离奇。
其实仔细思索一下,李炎便觉察出其中阴谋的味道很浓,自己明明是办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如今却两头不讨好,普通后营流民认为李炎包庇刘显,不公正,而那些跟刘显一丘之貉的角色则畏惧李炎的手段,纷纷朝着李自敬靠拢。
“李总管这些日子在干嘛?”李炎冷不防开口询问道。
张洪先是一愣,然后立马意识到了李炎担心的点,当即拱手道:“李总管这几日在后营安抚那被处斩的二十三人的家眷。”
“好人倒是让他都做了!”王进宝闻言大为不屑的嗤了一声说道。
李炎可不觉得李自敬这是要做好人的样子,一个大胆的想法冷不防的跳了出来,这李自敬不会是想借这个机会夺自己的权吧?
自李炎来到后营过后,李自敬便算是倒了大霉,整日被李自成斥责不说,权力实际上也是被架空了,总管的名头也是名存实亡。
李炎虽然说是都监,但是架不住手里捏着李自成的“尚方宝剑”,在后营能专行刑杀,说难听点,李炎若是真要先斩后奏,将李自敬直接砍了,也不是全然不能做到的事情,只是他不会这么去做罢了。
除掉“尚方宝剑”的威慑,李炎还是后营现行制度的搭建者,作为搭建者,自然在这个框架之中是十分有威望的存在,毕竟李炎自然不介意在搭建后营系统时塞些属于自己势力的人物进去。
要知道当初后勤整合时,李炎借口不信任后营官吏,大肆提拔了不少合并过来的人员,这帮子人员大部分都混的不咋地,被李炎提拔,在后营得了个不错的差事,自然也就自认是李炎的人,虽然这些人没多大能量,但在后营一亩三分地还是小有影响。
便算是刘显这般角色,之前李炎也是提拔了一番,只不过刘显不记这个恩罢了。
而对于李自敬而言,这就难受多了,后营重新洗牌,他的亲信们纷纷被洗掉,加上李炎又能直禀李自成后营事务,李自敬自然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李炎一波一波洗掉自己的势力。
他这个总管自然也就成为了李炎的“影子总管”,他本就是懦弱无刚的人物,谈不上什么坏心思,也不是那种有城府的人物,被李炎“欺负”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所以之前倒是也老实,跟李炎合作谈不上和谐,至少也算是融洽。
李炎虽然架空了他,但好歹还是给了他几分面子跟尊重,人事这些,只要不是太关键的位置,李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过去了。
若是这样下去倒是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直到刘显案发,这让李自敬发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李自成跟刘宗敏的缘故,李炎在处理刘显案的力度上明显是受掣肘的,不然按照李炎的脾气,刘显脑袋早就如那二十三人一般挂在竹竿上了,正是因为这种掣肘,让李炎把自己弄入一个两边不讨好的地步。
当然他也没得选,要想捍卫自己制定的规则就得下狠手,商鞅变法杀得渭水全赤,桑弘羊变法搞得无数家破人亡,便算是温和一些的王安石变法也弄得官不聊生,不拿一点点人头去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人,改革变法就是扯淡。
李炎的两难便是李自敬的机会,这个不怎么有天赋的人,难得等到对手主动露出破绽。
开顺:1644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