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听起来平平无奇,然而刘启恒却听出了弦外之音。
“朕的行踪言行都被监视着,不可谈正事。”
刘启恒用眼角瞟了一眼站在皇上旁边的太监,这宫里的太监,侍卫,宫女几乎都被收买了,收买他们的人不用想都知道是谁。
于是二人便随意聊了一通家常,最后刘启恒跪下磕头道了句“陛下万岁”,郭启郢回了句“退下吧”后,刘启恒便退出了宫殿。
郭启郢在皇位上又迷恋地坐了一会,然后才站起身来,对身旁的太监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现在快申时了。”
郭启郢点点头,走出宫殿。宫殿门外站着两名侍卫,李道松,宋城。这两位侍卫是郭启郢从王府里带来的,绝对的忠于他,不会被任何人收买。
两位侍卫跟在了他后面,保护着他的安危。三人走了一阵后,郭启郢稍稍侧头,对身旁的那名叫李道松的侍卫低声说:“李道松,你待会马上出宫,你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了吗?”
那名叫李道松的侍卫淡淡地嗯了一声便不再做声了。
一个时辰后,李道松身着便服,拿着郭启郢给的金牌来到皇宫后门处,向守门的侍卫出示后便出了皇宫。他穿过大街小巷,又在京城闹市中转了几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来到了一座宅子后门处,轻轻扣响门环。来开门的是一位管家,他低声问了句“没人跟着你吧”,得到李道松的肯定后才放后者进门,又伸出头扫了扫小巷两侧,确认无人跟来后才关上了门。
李道松进来后径直走到了宅子左侧的一间侧房前,推门进入。这栋宅子是宁王府,当圣上还是宁王时,每年冬至时都会来京城向皇上道贺,期间就居住在这宅子里。
屋子里的摆设相当简单,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桌子外加两个凳子,墙壁上挂着一扇窗户,除了这些东西外连灰尘都不多一粒。但对他而言,这已经足够了,他现在还能活着也多亏了皇帝的恩赐。
床上放着一套折叠好的黑色衣服,李道松麻利地脱下了自己身上的便服,换上了这身黑衣,又将一顶尖顶斗笠戴到了头上。斗笠、黑衣,这是行走江湖的侠士们最常用的装束,有时还会再披一件蓑衣以防天有不测,在客栈、酒馆中经常能见到这种打扮的人,他自己也十分喜欢这套装束。
换上衣服后,李道松从后门悄悄离开,接着来到了城中新开张的凤轩阁,刚一进门,掌柜就迎了上来,低声说:“大人已经在楼上等着了。”
李道松点头谢过掌柜,顺着楼梯走上二楼,来到最靠里的包厢前,也不敲门,直接就推门而入。包厢中摆着一张巨大的圆桌,但却是空荡荡的一张圆桌,什么菜肴都没有。桌旁坐着一人,眉宇间露出了一股远超常人的英气,身上虽穿着宽松的华服,但却无法遮掩住其健壮的体魄。李道松认得这人,是大将军刘启恒。
刘启恒瞥了一眼李道松,从怀中掏出一卷纸,扔到李道松面前的桌上说:“这就是你的目标,兵部尚书吴谷丹。”
李道松拿起纸卷,打开仔细观看,这纸的正面是一个人的画像,此人双颊微胖,留着山羊须,丹凤眼,右鼻翼上有一颗非常显眼的痣,很好认。纸的背面是一幅地图,上面详细地画出了某一栋大宅子的分布,看来这就是那吴谷丹的住所了。
“好,我记住了。”
李道松点点头,将纸收入怀中,扭头离开了包厢。在他离开之后,刘启恒闭上了双眼,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脑海中已经大概想好了接下来要说的话、要做的事,毕竟他所邀请的人可不仅仅只有那位刺客。
在李道松离开不久后,刘启恒真正邀请的人已经到了,他站了起来,拱手弯腰对站在门口的人敬道:“欢迎您的到来,魏丞相。”
“哪里哪里,能受到刘大将军的邀请,是在下的荣幸。”
站在门口的魏忠柏回礼了一句。此时与李道松离开时不同,圆桌上已经排满了各式佳肴,上好的美酒也已经全都备好了。
日月会刺客风云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