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山
回雁峰
思过崖
思过崖位于回雁峰之巅,崖上是一小片平整的空地,乃是当年青羊宫处罚违反门规禁令弟子,命其思过悔错的地方,后来门中建有禁闭室后就慢慢的废弃了,现在罕有人至。
不过却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每天在崖上欣赏紫气东来,朝阳起于云海之中,坐看东升西落,仰观万千云彩。站在崖上远眺,庆阳山的山川草木尽收于眼底,无数秀美风光引人入胜,看起来让人心旷神怡,天地宽阔。崖下则是高大百丈的险峻峭壁,壁身光滑无比,仅有不多的小树和花草顽强的扎根其上,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崖旁流过,溪水在崖下汇聚成一汪深潭。
今天的思过崖上,多了两道人影,在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高大。
“小子,一般来说练剑,任何人,包括老夫也是,都是从桩功开始练起,从握剑开始学起,等到这些基础牢固了,就可以去观摩剑法,修习剑招了!最后方是取他人之经验,合自己之剑意,走出属于自己的剑道之路!”李太白对着赵元璟慢慢说道。
“但是,李爷爷,这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些啊!”赵元璟疑问道。这样几年站桩、几年握剑、几年干啥的,等到这些基础打牢再去修习剑法,他不得三十大几岁了。
“你说的没错!那是平常人的学法,你非平常人,自然得行非平常事了!”李太白望着赵元璟露出了奸诈的微笑,眼睛里的笑意却没有让赵元璟感受如同春天般的温暖,而是异常冰凉。
“李爷爷,您的意思是?”赵元璟的语气里带着些不确定,这李太白哪里是剑仙,明摆着就是头老狐狸,想法让人捉摸不透。
李太白抚了抚长须,略微思索了一下,道:“平常人之所以那样练剑,是为了从小定心性,打基础!而你赵元璟现在都快十八岁了,心性已经养成,应该是改变不了的,基础虽然什么都没有,但胜在真气修为还勉强!所以……”
李太白拖长了语调,赵元璟睁大眼睛盯着他,心里不断的吐槽,尼玛,这是又给我卖关子了,老头,咱们直来直去的不行吗?
“接剑!”李太白一声大喊,不知从哪掏出来一把长剑,朝着赵元璟丢了过去,赵元璟眼疾手快,一把将长剑抓在手中。抽出一看,剑长三尺,寒光闪闪,还刻着青羊两个字,看这款式应该是青羊宫弟子所配制式钢剑,也不知道是这李剑仙从哪里顺过来的。
“所以,咱们直接从实战练起!人家十几年,而你只有三个月,时间不由人,只能剑走偏锋行非常之事了。”李太白解答了赵元璟的疑惑,李太白精研剑道一辈子,自然知道如何去因人因势教导,让人最快进步的方法是什么,那就是用压力去逼迫。
对于只有三个月时间受教的赵元璟,普通的那一套通通都得摈弃掉,扬长避短,发挥赵元璟修为深厚,领悟力令人的优势。以剑招喂剑法,以实战促修练,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快的成长,还能获取对战经验。
“可是,李爷爷,我还不会握剑啊!”
“握什么剑啊!怎么舒服怎么握,只要剑柄不掉就行了,顺心而走!”
“那我也不会剑法啊!”
“剑法无常,能杀敌取胜的就是好剑法,看你自由发挥!”
“我不会使剑!”
“打着打着不就会了嘛!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我……”
“别废话了,赶紧拔剑!”赵元璟幽怨的望着李太白,那张老脸真的是可气可恶,真想把他摁在地上猛踩。
“小子,你给我打起精神来,认真对待,对剑最忌心不在焉和三心二意!”看着赵元璟有些神游天外的眼神,李太白提醒道。
“是,元璟知道了!”听了李太白的话,赵元璟脸色一正,收敛了那些该有的不该有的心思,专心去面对眼前的局面。他右手紧握钢剑,剑尖斜朝向上,摆了个防御的姿势,眼睛认真盯着李太白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想要从李太白身体部位的异动去分析他的进攻路线,从而先发制人,他上辈子的兵可不是白当的。
“看好了,老夫就要出剑了!”李太白提示的一句。
大周武帝赵元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