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关天,怎能敷衍了事,我这孙儿还小,学业未成,如此重要的事,我不放心让他去做。”董伽罗严肃地说道。
老棍儿摇头笑道:“哎,我不知如何答你了,不就是吩咐他人如何服药,如何炮制杉树枝叶,你却硬是放不下心。”
董伽罗还欲再说,老棍儿知道劝不住他,连忙止住说道:“方丈,我与你介绍几人。”
老棍儿招了招手,鲁通带着毛羽张庆之连忙上前,对着董伽罗施了一礼。
“这是我师弟鲁通,师弟,真真的师弟。”老棍儿指着几人说道:“这是我两个师侄,毛羽,张庆之,师侄,真真的师侄。”
老棍儿转头对鲁通三人道:“这位是无为寺方丈,董伽罗。”
鲁通忙施一礼,说道:“见过董方丈,在下鲁通。”
老棍儿呵呵一笑道:“三师弟,你错了,他是方丈,叫作董伽罗,但却并不姓董,姓尤。”
鲁通愣了一下。
说起这董伽罗,那可是在西南地区有着赫赫威名的人物。
南诏时期,唐天宝年间,南诏与大唐发生战争,南诏第五代王长寿王皮逻阁与大唐名将李宓于羊苴咩城外龙尾大关相持不下,当时来了一个苦行僧,他站在关前口念阿含经,双手向空中一抛,十二粒佛珠化作十二因缘大阵,将唐军悉数困于阵中,南诏军借此大败唐军。
这苦行僧便是第一代董伽罗。
相传,大理国海东东山箐有一对为人和善,勤劳朴实的尤姓渔民夫妇,他们出海捕鱼时,在洱海正中发现一个巨大的蚌壳,蚌壳开着口,里面有两只仙鹤和一个婴儿,仙鹤捕食喂养婴儿,婴儿微笑不已,看到渔民夫妇,仙鹤展翅离开,婴儿伸手求抱,渔民夫妇无子,便将婴儿抱回家抚养。
婴儿身上有一帛书,上写“童子顶生草”。
当时,恰逢天竺神僧赞陀崛多到大理弘法,他见到渔民夫妇和那孩子,夫妇俩向其求解,他解说道,草生于童子顶则为“董”,《阿弥陀经》中说仙鹤乃是念佛、念法、念僧之鸟,是祥瑞的象征,孩子与佛有缘,赐佛号“伽罗”,其俗家姓尤,则名为“董伽罗尤”。
赞陀崛多收董伽罗为徒,悉心教导。董伽罗年到十五岁已是才智非凡,佛法高强,他精通佛咒,法力无边,在帮助南诏王大败唐军之后,被阁罗凤封为国师,迎娶南诏王妃之妹为妻,生子董三廊,世代为佛教密宗世家。
赞陀崛多圆寂后,董伽罗接替他掌管无为寺,成为世代方丈。
时光如梭,来到五代时期,国师董伽罗尤家,又出了一名董伽罗,他才智过人,智谋无双,帮助大理太祖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的残暴统治,为大理开国立下赫赫功勋,成为大理国的“开国四大功臣”之一。
听完老棍儿的介绍,鲁通等人对这传承了几百年的显赫家族也是肃然起敬。
“我们方丈乃是尤家第三个唤作‘董伽罗’的高人,为人慈悲,医术精湛,武艺高强,要不是他性格低调朴实,那五圣十三杰定有他一个位置。”老棍儿笑着说道。
话音刚落,董伽罗啪地拍了老棍儿一下,那枯瘦的手掌似乎软绵绵的,看不出一丝力道,老棍儿却被拍得坐在了地上。
“你这棍儿又在取笑我,老衲我和你拼了。”董伽罗佯装发怒。
老棍儿嬉笑道:“小董伽罗,快拉住你爷爷,他又要与我拼命。”
一个八九岁圆头圆脑,双眼光彩熠熠,胖嘟嘟的小沙弥捂着嘴呵呵笑道:“棍师傅,你一回来就惹我爷爷。”
看到这一幕幕,鲁通三人已被惊得合不拢嘴。
老棍儿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笑着对鲁通等人说道:“别见笑,从我师傅开始,我们与老方丈就爱开玩笑耍闹,实则亲如一家。”
董伽罗无奈地摇了摇头,走向鲁通细细查看起来,他那双眼睛似乎能透过表皮,深入肌髓。
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董伽罗观察了一炷香时间,才缓缓开口道:“鲁通,你这伤势颇重啊。”
“方丈,你看看要怎样调理医治,才能让我师弟恢复如初啊。”老棍儿急道。
水未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