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安在御林军的引领下,进入了古唐王朝皇宫主殿,这正是殿试的地点。
看着珠帘后,坐在龙椅之上的那人,姜安的心中爆发一股怒气,想去质问他,为什么将一生都是为了古唐王朝的昌盛,而拼搏的老师,逼出了这里,使得老师郁郁而终。
还想问问他,为什么不顾王朝百姓的安危和原本太平的世间,冒然发动了这场战争。
可随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姜安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也没有实力去质问,这位古唐王朝的皇帝。
“免礼。”一个低沉且浑厚的声音,从珠帘后面传出。
“谢主隆恩。”殿内的考生和官员,才站起身来。
“都坐下吧,今日是殿试,也是我古唐王朝的一大盛事。在座的所有人,都将是我古唐王朝未来的栋梁之材。更有人可以成为朕的肱骨之臣,所以朕希望你们把握住机会,拿出你们的真才实学,为你们自己博得一个未来,也让朕知道,朕的古唐王朝未来将会更加昌盛。”
“尔等定不会,枉费圣上隆恩。”考生们回道。
“好!朕期待着你们下次再进入这乾坤殿中,是身着官服站在殿内,与朕谈论的是政事,是国事。”
随着天顺皇帝语毕,珠帘外的那名太监再次开口道:“天顺二十一年,殿试正式开始。”
依旧是程敏政和李冬阳,从铁箱子中拿出了一份份考卷,由御林军依次发到每一名考生手中。
姜安接过考卷,考题为,问当今帝王之政和天意所向。
看着考题,姜安心里有了一些底,这不是说明考题简单或者是姜安温习过的考题,而是这殿试还和以前一样,只有一道策问题。
虽然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再生变数,但眼下姜安还是要写好这份考卷为主。
姜安提笔,开始在考卷上书写答案。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姜安提前答完了考卷,姜安又将考卷来回翻阅两遍,检查一番确认并无错别字。便继续坐在座位上,想等到殿试结束时再交卷。
可姜安刚检查完考卷不久,程敏政走到他身边,将他的考卷拿到手中,查看一番后,开口问道:“你可答完考卷?”
姜安知道程敏政的意思,是问他还要在考虑改善答案不。而姜安知道在考场上第一个交卷的往往成绩不会太好,因为是第一份考卷,考官在判卷时,会格外认真和严格。
正当姜安犹豫之时,他前面的数排中,一名考生回头说道:“我答完了,先判我的卷吧。”
姜安和程敏政同时望去,说话之人正是那名在会试中给他留下很深印象,那名穿着兽皮棉袄的青年男子。
“我也答完了。”姜安不知是被那人激起了好胜之心,还是因他的话,自己打断了思路,姜安也开口说道。
程敏政看了看姜安,随后用蜡封,封住考卷上姜安的姓名,才拿着姜安的考卷走到,殿内右侧判卷的大臣桌前,将考卷递给了他们。而那名考生的卷子,在他说完话后,大学士李东阳走到他身边,一样也是看过一遍后,用蜡封封住姓名之后,将他的考卷也送到右侧判卷的大臣桌前。
接下来的时间,考生陆续答完考卷,除了程敏政和李东阳外,左侧的大臣们也加入了收答卷的队伍中。
这让姜安感觉到了奇怪,为什么他们要收卷子,还要在看一遍后,才交给判决的大臣,难道是因为怕作弊?
有这种可能,考卷上考生的名字,虽然被蜡封住,但还有笔迹存在,判卷的大臣一定能认出特定人的笔迹,这样就帮助特定的考生取得高分数。
姜安不解的看向了,右侧判卷的大臣,他们的座位是横排,依次排开共计二十五名判卷的大臣,而他们座位之间都有一到屏风。
在他们判完答卷后,由御林军将他们判的成绩用蜡封,将其封盖住。随后在传递到下一名判卷的大臣桌前。
有点意思,姜安好像看明白了他们是如何避免判卷大臣帮助考生作弊的了。
关键是在于成绩,二十五名判卷大臣,有二十四人给的丙等,而剩下的那名大臣给了甲等,那么他就有问题了。
那位墨卫他叫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