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樊城。
这里位于江陵郡的更南方,已经是南赡郡的地界。凛冽的风扫过街道,偶有行人路过,都裹紧衣服行色匆匆。
然而在这寒冬冷清的街道里,却有一处包子铺热气腾腾地开着。
外面的散座里零星坐着人。
“诶诶!刚出笼的包子来喽!”店家一边揭开笼子,一边吆喝道。
“来两笼包子!一笼包起来带走,另一笼端上来吃!再上碗汤!”
有两名江湖人士路过,往座位上一坐,摘下腰刀摆在桌上道。
“好嘞!”
店家连忙过去端包子。
这时候,老板娘从店里走出来,笑着来到另一处座位,说道:“少侠,这是你要的烧鸡,还有羊肉汤。”
那位置上坐着一名身材高大的青年,肤色如玉,眼神像古井一样平静,可惜脸颊上斜着一道疤,影响了容颜。
两名江湖汉子瞧见他点的烧鸡和羊肉汤,再对比自己桌上的包子,顿时觉得寒碜,下意识地咽口口水。
那鸡……太踏马香了!
“谢了,这是银子。”
青年掏出一把碎银递过去,老板娘顿时眉开眼笑地接在手里。
她咬一口银子,笑道:“客官,您要是有什么需要,再随时与我们讲。醉荫楼的菜我也能替您买好端过来。”
青年点点头,开始吃菜。
这名青年不是别人,正是离开地炎谷的魏明。曲玲珑留在了谷里,主持重建天魔宗的事,他则又换了一个容貌。
难得离开京城,游历南境,他自然要到以美食、美景出名的南赡郡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已经与他处不同。
魏明一路行来,发现樊城的人们衣服以襦、裙、襜褕和儒生服为多,而且多配剑饰,显得儒雅又多侠气。
所以,不用问,像旁边那两个配刀的江湖人士,一看就是外地人。
而南赡郡也有一座闻名大景的书院,名唤昭贤书院,背后乃是崔家在扶持,每年都诞生许多英才,输往各地。
大景国的朝堂文官里,有不少都是出自这里。比如前左相王安国,就是昭贤书院的门生,也是位极人臣的表率。
这是崔家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崔家也以武道闻名,族中始终有宗师强者坐镇。
就算南赡郡最大的两仪宗,也不愿意开罪这個盘踞南境的千年世家。
“大哥,怎么到了南赡郡,我就觉得有点格格不入。”那名吃包子的江湖汉子看一眼自身,“我是粗人吗?”
另一名汉子瞥他道:“你粗不粗我哪知道。这南赡郡位于大景边境,再往南就是晋国了,所以风俗偏晋样儿。”
他倒是懂得不少。
晋国与景国以南疆虫谷为界,常有通商,也有不少通婚的百姓。这数百年下来,两方的风俗就融合起来。
所以魏明才会看到这里的服饰、装扮、谈吐和建筑风格与众不同。
南晋多小楼、多儒生、多剑客,所以南赡郡也有了其七分模样。
魏明抓起鸡腿思量道:“这要是搁在现代,不知算不算文化入侵?”
而大名鼎鼎的四大圣地,除了玄天道宗、悬空寺、青灯禅院,那最后一个青云剑阁,就坐落在晋国境内。
“大哥,听说这次武林大会的目的就是选出南境的盟主。你说两仪宗突然召开这大会,是不是有什么野心?”
那名江湖汉子又问道。
“恐怕是。听说两仪宗最近遇到了棘手事,六年前有一位弟子叛出宗门,杀了刑堂堂主的儿子,最近又冒出来。”
“但是他们追过去,却撞上了大景卫国公、巡夜司司主魏明,导致刑堂堂主也折了,还死了不少天骄弟子。”
另一位汉子低声说道。
不过,那二弟明显听不明白。
谁说太监就不能横练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