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的潘晟的脑门子上全是冷汗,他疯狂的运转大脑,想要想出一个事由。
如果这么傻愣愣的站在这里,定然会沦为全天下的笑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潘晟依旧毫无动静。
在场的这些文武百官都懵了,大尚书,您有事说事啊,愣在这里干嘛?
纠察文武百官的纠仪御史等不住了,走到中央就开始质问:“尚书大人,若是无事的话,还请退回班列!”
潘晟根本顾不上御史,一边抹着冷汗,一边构思着问题。
万历也不着急,没有再追问,就这么静静的等着。
当所有人都有些不耐烦时,潘晟终于想到了一件事,一件不算大,却能拿到朝会上的事。
“陛下,臣启奏,去岁帝王庙失火,焚毁甚多,倒塌甚多,时臣报于工部,请求修缮,然时至今日,仍然毫无音讯。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若一直搁置不管,却使朝廷颜面无光。”潘晟声音略带颤抖的说道。
张居正闻言,眼睛闪烁了一下,下意识的以为,潘晟这话是冲着工部来的,是冲着他来的。
潘晟这话还真不是冲着张居正而来,而是确有此事。
帝王庙修建于嘉靖九年,里面供奉着从三皇五帝开始的历代君主皇帝,有着传承有序的作用。
去年庙宇失火,烧了大半,而这帝王庙又是礼部负责,于是就想让工部修缮。
可工部哪里有银子,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刚才实在太过尴尬,只能把这事拉出来。
潘晟这话刚刚落下,工部尚书郭朝宾就急不可耐的站了出来,声音洪亮:“启奏陛下,自庚戌之变后,边墙毁坏者甚多,自大同镇起,直至蓟镇、山海关,毁坏边墙数不胜数,此乃国防大事,不可不虑。
嘉靖后期,运河逐年拥塞,加之黄泛不断,河堤尚要加固。工部各处都是花钱的款项,何来多余银钱修缮一座小小的庙宇?!”
看着工部尚书郭朝宾,万历忽的想起了李太后的事。
本想当朝询问,可这不是国朝大事,就暂且忍了下来。
工部尚书刚刚说完,户部尚书王国光也站了出来。
他拱手行礼,高声道:“启奏陛下,自嘉靖中始,国库日渐空虚,赤字渐大,虽有隆庆开关,可也只是杯水车薪。
隆庆四年,黄河决堤于邳州,睢宁,黄沙漫千里,盐碱遍地,民无地可耕,时瘟疫又起。至今日,两地百姓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帝王庙不过小庙尔,何以与国朝重事道哉!”
礼部尚书潘晟脸涨的通红,一时间下不来台,不知如何是好。
张居正捋着下巴上的胡子,淡然的看着潘晟。
张居正这一辈子,最讨厌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空谈之辈。
就在这潘晟难下台之际,万历给他解了围。
“潘爱卿所言也有道理,然事情皆有轻重缓急,爱卿退下吧!”万历摆摆手,道。
潘晟松了一口气,急忙退了下去。
有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的重事在前,其他官员即便有事,也不敢轻易出来。
早朝就这么过去,就在众官员即将离开时,万历叫住了张居正、王国光、郭朝宾和潘晟,让他们去文华殿。
这几人虽有些疑惑,可也在内侍的带领下去了文华殿等候。
万历换了一身衣服,就去了文华殿。
张居正等人站在大殿中等候,见万历前来,又忙着见礼。
万历摆摆手,毫不在意的道:“又不是大典,何必大礼?”
又看向张鲸,道:“小张啊,去,给朕的这些肱骨之臣搬几把椅子来!”
张鲸领命,急忙带着几个太监去。
趁着这个空档,万历看向张居正,道:“今天其实有个不算太大的事,想找张先生以及诸位臣工问问。”
张居正、王国光和郭朝宾没有多少激动,潘晟却高兴的满脸笑容。
万历强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