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事也终究到了揭晓的时候了,吴浦对于王素这个名字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说出“数性质朴,从不虚饰”颇有急智印象之上。
后来进入书院之后便没有多加关注了,随手而为之。
可是没有想到如今竟然置身在了作弊的舆论风波之中,他见过那篇行文。
百姓足,孰与不足。
“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以此来解可谓是上佳,不过他乃是翰林学士乃是饱学鸿儒,什么名家篇作没有见过。
虽然没有办法如王素那样一字不落的通篇背下,但是却是一眼看去就知道是何人所作,有所印象。
不过既然大家心中都有所疑问,那便在众人面前进行自证便好,到底是私藏小抄还是背了下来。
那便由书院中各位进行辨证,众人聚集在圣谕亭前。
王素的身后便是朱子的刻像,而亭子两边有一副对联:
上联:杏坛绛帐堪可继;下联:鹿洞鹅湖当并传。
可以说有朱子刻像在此,所有书院弟子说话之时都需要经过内心的那一关隘,面对圣贤亦是堂堂正正。
当王素站在了吴莆的面前的那一刻,他方才发现原来那一日遇见的老者,竟然会是紫阳书院的山长。
不过眼中的惊讶片刻就收敛了没有借此来拉近关系,吴莆见到王素的这幅做派也是抚须颔首。
还有书院的其他众人都看着他,有人呵斥道:“王素,有书院弟子怀疑你有作弊之嫌你可认!”
“若是此时承认尚可从轻发落!”
王素不卑不亢,在众人面前第一次展现出了一个与寻常那个书疯子截然不同的形象来。
一身青色直裰,就站在那里如清风霁月一般高洁。
他看着质问之人,神情淡然缓缓开口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是阳明先生的话,此话的释义是此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
大明首辅从科举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