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又一批客人后,女掌柜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瞄了瞄旁边拿着一本杂书看得津津有味的丈夫,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指着自己男人说道:“看看你那惫懒样子,我这边这么忙也不知道过来搭把手,一天守着这破书摊也没见赚几个子,我看小肆就是学得你!”
男人听了也只是笑笑,继续翻着他的书。女掌柜见几拳打在了棉花上,轻哼了一声,便转向铺子里面吼道:“游肆!昨天叫你背的文章背完没有,背不完就不许吃饭!”
铺子里,一个十一二岁的孩童闻声而出,“娘,这《过秦论》这么长,字又难认,我哪里背得完,塾里的先生也没让背这篇啊!”说着还打了个呵欠。
这男童比起她娘,长得更像他爹,一张大方脸,两眼之间分得很开,虽说不上俊美,但给人一种憨直朴实之感,也不惹人厌。只是两只眼睛总是半咪着,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女掌柜扫了一眼儿子,一眼就看到这小子领口上还挂着几道唾沫印子,张口骂道:“看看人家李家的李言,读书刻苦,字也写得好,每次交学费先生都少收半两银子;你小子一天就知道跟王家的小鬼出去厮混,一读书就偷睡,跟你爹一样没出息!”骂完操起门框上挂着的猪腿就要好好教训一番这个不成器的儿子。
没等到猪腿打在身上,门口便传来一阵清脆的童音:“小肆,小肆!城西来了个摆摊的怪老头,摊子上有好多新鲜玩意儿,快跟我去看看!”
说着一个小童半跳着进了铺子,一进门便拱起小手对坐在铺子两边的两位长辈问了声安。
这小童生得面如冠玉,唇红齿白,两个大眼睛笑眯眯的,不说话时瞧着像是个小姑娘,一看就很讨喜。
小童名叫王植,小名三保,是隔壁茶馆老板的儿子,别看长得秀气,却是整个东街的孩子王。
女掌柜看到这个漂亮的小童反而更生气了,直接挥手赶人:“王小鬼,你整天游手好闲我不管,但不要带着我家小肆,快滚回去帮你娘看铺子!”
这时在一旁看书的男主人终于开口了:“晴君,算了,小肆平常不仅要读书,还经常跟你进山收货,让他多看看,长长见识也好。”
女掌柜见此也收起情绪,无奈地叹了口气,把手中的熏猪腿重新挂好,再按了按跳动的太阳穴,忽然无比认真对游肆叮嘱道:“小肆,出门在外一定要走正路,行正道。”说完便任凭王家小鬼拉着自己儿子出去了。
游肆对娘亲说的话也没感到奇怪,因为从小开始,只要游肆出门娘一定会如此叮嘱。
这王植拉着游肆走在街上,遇到认识的长辈便会停下来拱手问声好,叔叔伯伯们大多停下脚步回一声,有的则笑着摸摸王植的小脑袋,偶尔几个热情的大婶还会抱着王植狠狠地亲一口。
走出了东街,游肆终于找到了说话的机会:“三保哥,那老头到底卖的什么玩意儿?,真有那么好玩?“王植听了只是笑笑,也不回答,带着游肆径直向城西奔去。
到了腾冲府城西街上,只见客栈门口围了乌压压的一大片半大小子,王植二话不说,带着游肆就挤进了人群,周围被挤的孩子都皱了皱眉头,一瞥见是王植也没敢说什么。
人群里坐着一个老头,白发森森,额头宽大却没有几条皱纹,双目黯淡无光,嘴唇微动,不知在念叨着什么,这老头光从面貌上看并不显老,然而整个人给人一种枯槁腐朽的印象。
老头的摊位前摆满了各种木制的小动物,皆刻画的栩栩如生,放在最中间的是一只小鸟,短嘴圆脑袋,一拉尾巴还能扇动翅膀,甚是可爱。而旁边另一张木桌上摆放着一个小铁架,上面挂着一些铜环,桌上还有个牌子,上书:凡解开此九连环者,余赠礼物一份。
此时人群中一个大汉挤了进来,原来是城西米行的帮工,生得孔武有力,年少时也练得几天把式。
他抓起那只小鸟,咋呼呼地喊道:“什么劳什子东西?多少银子?买回去俺儿子肯定喜欢。”
老头抬起头,伸出枯瘦的手抓住了汉子的手腕,嘴角微微弯起,可是眼睛里却看不到笑意。“这位后生就不要凑这个热闹了,都是小孩子的玩意儿,就让孩子自己来挣吧!”
羡仙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