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回来,奴婢自然要去迎。”她的嗓音虽然微弱,但却格外的悦耳动听。
“我们先回去再说吧。”
朱棣将自己的母亲送进了昆宁殿,满脸的喜悦之色。
朱棣对于自己的皇后陛下的病情,也是十分的清楚,所以对于自己的病情,他还是很满意的。
在朱棣心目中,皇后的位置毋庸置疑,她是陪伴朱棣度过了无数难关的女人,在徐皇后去世后,朱棣一直没有为她立下过汗马功劳,一直躺在棺材里。
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好。
朱高炽在母亲来了之后,就离开了,只剩下了父母。
正好可以多陪陪张妍和李娯儿,最近忙的焦头烂额,现在父亲进京,他的日子也就清闲了许多。
自从皇帝陛下入京,文武百官们便都是松了一口气。毕竟,皇帝陛下已经入京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什么大事了,更何况,这位皇帝还能给他一个教训,让他将来成为君王之后,不要再东奔西走了。
这不就是那些大臣们在哭泣么?
不过,现在的朝堂之上,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一股肃穆的气息,许多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而在这段时间里,北疆的局势也是越来越紧张,所以,北疆方面的补给也是越来越多。
一些聪明的人,早就猜到了朝廷要出征北方,一些精明的商人,则是趁机囤积了大量的物资,准备大赚一笔。
这样的生意人,在各个年代都有,只是他们的方式,有明面的,有阴险的,有复杂的,也有单纯的。
总有一些没有原则,眼里只有自己的利润。
有这么好的赚钱机会,他当然不会错过。
只可惜,朱棣和朱高炽都在偷偷地让朝堂上准备粮食。
一个是为了寻找机会,一个是为了防止一个人的北伐,一个是为了防止他的军队出现在北方,造成帝国的粮食短缺。
现在的朝堂上,囤积的粮草已经多得吓人,就连朱高炽都不能随便断定。
恐怕也就是户部那边的人,专门负责清点。
他们并不清楚,朱高炽将郑和带来的马铃薯和番薯,都送给了野战团。
只要再过一年,大明的地瓜和马铃薯就会有足够的粮食来种下去。
这是一个大范围的军营,距离南边十多里,这里也是一块很大的地方,甚至包括文安在内的十多个村庄,都被官方给没收了。
一开始,民众们还有点抵触,但是官方说了,这一次,他们是要给钱的。
村民们也能在被政府没收的田地上耕种,而且还能得到报酬。
众人纷纷附和。
单单朝廷给的补助,几乎相当于一整年的产量,而且还没有交税。
如今又为朝廷卖命,又能有银子,何曾有这样的好事?
之前他们不是给政府打工,而是给政府打工,这次赚了不少的银子。
这让没有被征用的人,一个个都是羡慕嫉妒恨,后悔自己不是这些人。
也有一些机灵的人跑去帮忙,赚了不少的银子。
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