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不是不识货的乡下人,也不懂当地管理的官僚和政治家。
属于所有人之中,最独特的一种。
许多人都以为农业是一门很普通的学问,其实并非如此。
农业发展与多种科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什么时候撒种、什么时候浇水,都依赖于物候学的认识;预测灾害、防旱、防洪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
生产各类农业器具也与冶炼技术密不可分;判定哪些土地适宜种植,也无法将地质条件拉开;即使是种苗的栽培与科研,也需要大量的科技;
农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但也是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农业十分的重视,所以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学派也不奇怪。
“许先生不必多礼,有什么事尽管和朴管事说。”
朱高炽微笑着对朴吉说了一句。
“臣拜谢殿下厚爱。”
许介抱拳回了一句。
许介由衷地感谢了这位大少爷,如今农业大不如前,农民的孩子更是越来越稀少。
要不是有了皇子的支持,这一次,他的农业,怕是要完蛋了。
如果自己的农业知识在自己的手里丢了,那他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先辈们?
如今大部分的农民子女都可以到各个地方去当差,教授农学,教导农夫,许介就觉得十分满意。
“君殿下怎么会在这里?“……”
许介询了一句,他也明白,这位太子殿下的事情很多,而且还是个监察之人,肯定是很忙的。
没那个闲工夫来这里放松。
“我今天来,是来找徐老师的,顺便问问许教授。”
朱高炽也不客套,他知道许介不是一个喜欢装模作样的人。
“不知有何吩咐,只要微臣能为公子效劳,必定竭尽全力。”
许介连声答应,太子殿下是庄稼汉的救命恩人,他自然不会拒绝。
这样才能还上这份人情。
“既然这样,许先生,我也不会再留手了。”
“许先生可还记不记得,我曾经邀请过你,让你进皇宫,向你讨教一二?”
朱高炽开门见山地说了一句,这是他的要求。
朱高炽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而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他也很尊敬他。
“什么叫?她把这些都拿了?“……”
许介有些兴奋地叫了起来。
先前朱高炽召许介进殿,向他打听了些消息,又向他打听了大明番薯和马铃薯的种植情况。
许介自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如此兴奋。
没有任何事情,能像许介这样的农民一样,看到新的庄稼,更加的兴奋。
“是啊,大明舰队前些日子从国外带来了番薯和马铃薯。”
“我希望能请一些农民,种植一些种子,进行一些实验。”
朱高炽又补充了一句。
引进地瓜和马铃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可以培养出更好的大明作物,无论在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土地,都会有更好的收成。
这种事情,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来做。
大明:我能入梦,开局吓崩朱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