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任尚书吏部侍郎的程元凤也站出来说道:“臣支持董参知之言,晚谋不如早谋,此件事,早晚是要应对的。至于消耗国力,实则在金国和蒙古的对战之中,我们一直都在消耗,而蒙古实则一直在增长实力。大宋国土沦丧,百姓或流离失所,或成了亡国之奴。因而,官家应当早些派兵支援大理才是,大理多撑几年,我们大宋就可以多安生几年。”
程元凤一番话很合赵孟启的心意,不过他觉得大理多撑几年,大宋不仅仅只是要“安生”,还要撑着这个时间,韬光养晦,整治国家,训练军队等等,以备来日之需。
赵昀思索了一会,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朕心里也一直在想,说起来,最先提这事的,还是叶梦鼎他们。”赵昀说到这,似满意又像疾讥讽地笑了几声,“就连朕的儿子也向朕提过,朕也觉得,不可不议。”
赵昀已经把话说明确了,这事必须要在意。
赵孟启没想到又提到了他,看了看宋理宗赵昀,似乎是在示意。
一直一言未发的谢方叔终于破天荒地开了口:“那依官家之言,是要出兵了,可又要何时出兵,派何人去呢?”
官家道:“这事正是朕想与你们商议的。”
众人面面相觑,意见不一。
赵孟启间众人都谈不出什么所以然了,决定自己开口:“父皇,臣觉得,不若让兵部尚书余玠援助大理。”
余玠!这个字眼迅速激荡在谢方叔心中,不知怎的,他总是觉得要弹劾余玠才成,而今若是让余玠担任支援大理的重任,那余玠这身职位与所握的兵权就无法再轻易去掉了。
救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