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啊等,等啊等,等到日上三杆时分,朱元章坐在龙辇内等的快不耐烦的时候,终于,一团熟悉的雾气涌现,王明出现了,两只手各提着一袋东西。
看到王明回来了,朱元章直接没好气的道:
“王明!也只有你了,说让咱等,咱就等了,哼,换了别人,咱非……意,你手里拿的这两个是什么?咱怎么没见过。”
“这是能吃的粮食,这个叫红薯,这个叫玉米。”
“你不要告诉我,这就是你让咱等的东西?这两东西有什么特殊吗?”
“这个红薯亩产可以亩产五千斤,这个玉米少一点可以亩产一千斤.”
又是死寂一般的沉默。
“……亩,亩产千斤?五千斤?此言当真?”
刘伯温更是激动的发问:
“王大人,你可别开这种玩笑,要是假的,你这可是欺君之罪!”
“信不信由你,不过你可以让你学生杨宪今年先在扬州试验种一种不就知道了嘛,他不是在这当知府了嘛。”
“嗯,开玩笑的说啊……”
“这两个东西,至少能帮大明增长两百年国运哦……”
很吊诡的是,这两个亩产千斤的好东西都是在16世纪明末时引进了明朝。
红薯于16世纪1593年引进,玉米于1531年引进。
但那却都未能引起当时明朝上下的关注,反倒是蛮清做了嫁衣。
着名的所谓蛮清康乾盛世,其实有一大部分原因就是它们的作用。
可以说,历史给大明朝开了一个玩笑。
大明非亡于蛮清入关,实亡于天灾与天灾之下无钱粮赈灾后的各路民间起义,最终由闯王终结了大明国运,偏偏闯王又没有天命,亡于内斗没有走到最后,结果徒让蛮清做收了渔翁之利。
如果大明亡国晚那么一点点,不多,只要二十年,大明朝庭能及时发现这两件东西的价值,至少能续百年国运不是问题。
可偏偏没有发现,反而让蛮清得了嫁衣,不然蛮清也应该像元廷一样无百年国运,以蛮清视汉人为猪狗奴仆的剥削,百年后只要有天灾之年必然也会像元末一样民间起义不断,最后由一个类似朱元章的英雄重立汉家王朝。
但就是因为这两个东西,让百姓们即使在天灾之年,粮食减产后也能啃红薯干,玉米湖湖活下去,百般忍受撑到灾年结束。
可以说,蛮清天胡开挂一般靠这东西多续了百多年国运。
细细算来,可不就是能给大明多增两百年国运吗?
可以说,历史真的太会开玩笑了。
还连开了三次!
第一次是宋末!
第二次是明末!
最后一次是清末!
亡国可怕,但亡天下才最可怕。
更可怕的是亡天下,华夏居然亡了整整三次!还没有死!
最终居然还能浴火重生,诞生新中国!
!
历史真的是太会开玩笑了……
我在诸天送外卖是不是搞错了什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