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嘴角微微的抽了抽,保持平静,对着张太后说道。
“张氏兄弟二人历经三朝,对朝廷的忠心朕自然不会怀疑……但朕在王府时也曾听过过一些传闻。”
朱厚熜的声音不算很大,但是在安静的除了张太后和皇帝本人的对话外,只剩下将士略微有些粗重的呼吸声的大殿内,每一个人都能听的很清晰。
看着面前似乎另有所指的小皇帝,张太后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我曾听闻,孝宗时,此二人曾趁孝宗皇帝如厕之时,戴帝冠而戏,而在弘治十一年,又在皇宫内当众强迫(那个词打不出来)宫内宫女秽乱宫廷……但这些都不过时市井传闻,捕风捉影,不知太后可曾听说……”
朱厚熜故作轻松的说道,但随着朱厚熜的话,张太后的脸上闪过了几分苍白,还有隐约的时隔多年被人揭了老底的愤怒。
又是这样,自己每次都安排的很好,可那两个弟弟总是坏事——自己上辈子到底欠了那两位多少,才让自己这辈子摊上这么两个玩意。
但是面对小皇帝的质问,她还是不得不回答道。
“此事确实为真,当时家弟年龄尚轻,不知礼数,亵渎圣驾,而后一事时宫内宫女意欲攀附,引诱我两个弟弟,庆幸宫内太监发现的及时,事发后,我也立刻上奏孝宗皇帝,孝宗大怒,命宫人将犯事宫女赐死——”
“哦……原来事情是这样——”
朱厚熜点了点头,似乎恍然大悟的说道。
“那不知当初发现此事的太监现在如何了,太后又是如何赏赐的。”
看着面前还想要为自己的两个弟弟开脱的张太后,早有准备的朱厚熜故作无意的紧接着问道。
“……”
此言一出,面前张太后看向朱厚熜的眼神中明显流露出了疑惑,甚至是震惊,她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手指紧紧的抓着两侧的扶手,沉默不语。
事实上,两人说的都是一件事情。
张氏两兄弟趁着孝宗上厕所的功夫带皇帝的帽子为真,在宫内,光天化日之下强迫宫女淫乱也为真。
但两人都言语间刻意的忽略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比如说,张氏兄弟偷偷带皇帝头冠这件事,并不是没有人发现,发现张氏兄弟秽乱宫廷的太监何鼎,同样发觉了两人僭越的行径,并立刻起身阻止。
而第二次,面对张鹤龄竟然敢在皇宫内光天化日之下强迫宫女,作为孝宗的亲信太监,何鼎更是当场暴怒,拿着金瓜(铁锤)就要当场砸死这两人,要不是太监李广过来的及时,可能张太后就只能给自己的两兄弟收尸了。
太监何鼎乃是举人出身,壮年才自宫入宫,算是个太监群体内少见的知识分子。
那么,这个对孝宗如此忠心耿耿,又很有文化的太监何鼎(这个太监曾经中过举人就很离谱)最后的结果怎样呢?
此事后,何鼎以二张兄弟“无人臣礼”为由,将此事上奏孝宗,要求孝宗处罚二张兄弟。
然而紧接着整件事情就突然变得极为怪异起来。
孝宗不但不处罚张氏两兄弟,反而立刻让锦衣卫以诬陷外戚的名义将何鼎下狱。
而面对锦衣卫的酷刑盘问,要问清是谁指示何鼎污蔑张氏外戚的。
何鼎回答道:“有二人主使,但你们却拿不了他。”
锦衣卫问及两人为谁,何鼎回答:“孔子、孟子也!”
然后嘴很硬的何鼎紧接着就被认为自己被戏耍的锦衣卫送上了掏心掏肺的诏狱大刑一条龙服务。
而竟然挺过去一轮竟然这样都没死的,证明了他不光嘴硬,骨头也很硬的何鼎,最后的结局是被恼羞成怒的张皇后指使太监李广将何鼎杖杀于狱中。
据说孝宗听说何鼎的死讯后相当悲伤,但又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亲自为何鼎撰写了祭文。
时人赞曰:“外戚擅权天下有,内臣抗疏古今无。”
面对孝宗皇帝前后截然不同的精分行为,朱厚熜感觉,要不就是孝宗这个人有精神病,人格分裂。
大明:从大礼议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