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祠堂具体来说,其实是在宁国府后边西侧单独的一个小院子当中。
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也是王太傅所书。
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面悬一块九龙金匾,写道“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也是御笔。
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以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俱是御笔。
看着贾家祠堂的一应陈设布置,以及牌匾上所记述的宁荣二公的功绩,即便贾琮对于整个贾家并没有多少归属感,也是忍不住有些感到热血沸腾起来。
可是又想到如今贾家男子的表现,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唉……”
谁知道贾琮才刚看完,就听到一道苍老而又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
“你这个小娃娃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来贾家的祠堂,又为什么要在这里无故叹气。”
听到这道声音以后,贾琮也是在心中暗道自己大意了,竟然没有留意周围的情况。
不过他也并不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毕竟这里可是贾家的祠堂,在这里供奉着的可是贾家的列祖列宗,可以说是整个贾家最庄严肃穆的地方了。而此时能待在这里,又会向自己发出这样问题的人,除了那位忠仆焦大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其他的人了。
想到这里,贾琮立刻抬头向前望去。
果然在祠堂的正门口处,正坐着一个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此人大约有六七十岁的年纪,身上穿带着黑衣幞帽,苍须竖眉,浊眼凛冽,伸出的手臂青筋突兀盘结如虬龙探爪,全身上下一股老姜弥辣之气!
贾琮深深的敬佩对方的为人,所以也不拿大,赶忙向前走上两步,对着其躬身行礼道:“荣国府大房庶子贾琮,见过焦老太爷。”
而焦大听到贾琮说自己是荣国府那边的小少爷之后,神情也是缓和了下来。然后开始上下打量起贾琮来,看了几眼之后,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原来你是荣国府大房赦大老爷的小儿子不知道琮三少爷啊,不知道琮三少爷来这祠堂是有什么事情吗,今天可不是什么祭祖的节日呀。”
一边用手捋着他那花白的胡须,一边继续观察贾琮,然后又说道:“你小子很不错,虽然现在年龄还小,却并没有沾染上荣国府的那股子歪风邪气。身上倒还保留着几分,老荣国公遗留下来的英气。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整天娘不兮兮的,身上总有股子脂粉气。”
贾琮听了焦大的这话,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接。因为正如焦大所说的那样,宁荣二府作为武勋的一员,但是如今家族中的子弟,却没有一人能够吃得了习武的那份苦,反而都无师自通的学会了往女人堆里钻。身上自然已经少了那股武勋世家所独有的英气,还多了几分独属于小女儿家的脂粉气。
不过很快的,贾琮便不再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了。反正他焦大说的是宁荣二府的其他男子,又关他贾琮什么事。
于是他也不墨迹,直接对着焦大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焦老太爷,我听人说你是跟随过老国公爷上过战场的,那么想来焦老太爷你也一定有着不俗的武功吧。所以我想跟着焦老太爷你习武,不知道叫老太爷可不可以叫我呢。”
焦大听到现在才六岁的贾琮,来找他这个老东西,居然是想让他教导自己习武。
而且还提到了他焦大以前的那些丰功伟绩,焦大的老毛病又开始犯了,也不管他和贾琮才是刚刚见面,就开始对着贾琮吹嘘起他在战场上的那些事情了。
“还算你这个臭小子有眼光,想当年你焦大爷我,和老国公爷一起在战场上杀那些蒙古鞑子的时候,砍那些人就像是砍瓜切菜一样简单。那都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了一刀一个的。
我在红楼当桃花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