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正堂被张员外名为为飞花堂,就是为了纪念贾琮的母亲。
张员外名叫张文远,取文运源远流长之意,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整个张家希望自家可以耕读传家的愿望到底有多强烈。
毕竟,张家能够在神京城的郊外建立起一片不小的积业,也是经过了数代人的积累的。
贾琮来到正厅之后,先是十分恭敬的对着坐在正厅主位上的外公,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
并且在口中说道:“外孙贾琮见过外公,前段时间外公卧病在床,孙儿却因同样卧床不起无法在床前侍奉,还请外公恕罪。”
“好,好,乖孙儿,快起来,让外公来看一看。你也是大病刚好,不用在地上跪着,小心在着了凉就不好了。
外公人老了,生病是常有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倒是琮儿你,前段时间你淋了一晚上的雨,发了一晚上的高烧。
最近才好全了,不必太过担心我这个老头子的,你现在的年龄毕竟还小,应该安心养病,保养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身体落下什么病根儿才是。”
张员外一边用手抚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一边伸出一只手,想要把贾琮给扶起来。
贾琮也是顺势站起身来,但是口中还不忘记继续回答自己外公的话。
“孙儿的身体早已大好,有劳外公挂心,是孙儿的不是。还请外公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您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了。琮儿将来还要替母亲,为外公尽孝呢!”
张员外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一直奉行着抱孙不抱子的说法。
可惜,张员外就只有贾琮母亲张颖一个女儿,自然无法按照读书人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的儿子。
自己唯一疼爱的女儿,也先自己一步而去,就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小外孙,张员外自然是格外疼惜,希望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留给这个唯一的外孙。
可以说,贾琮在自己外公这里的地位,就相当于贾宝玉在贾母那里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这份疼爱,使得张员外对于贾琮的要求更加严格,更加希望贾琮能够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将来入朝为官,光耀门楣。
张员外坐在软榻之上,用着非常满意的目光打量了好一段间,才让贾琮站起身来,并示意他到一旁坐好。然后,才语气十分亲切的和贾琮交谈起来。
张员外是一个大约40多岁的男子,长得鼻直口方,五官还算端正。头上包裹着一块灰褐色的头巾,下巴处留着这个时代男子都会有的胡须。穿着一身读书人标准的深蓝色儒士长袍,身上散发着一股非常浓重的书卷气。
张员外虽然和贾政一样,都是这个时代最标准的封建家长,一心盼望家中子弟可以读书考科举。但在教育孩子方面,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方式和行为。
贾政对于贾宝玉的教育方式,从来就只有棍棒殴打,还有斥责辱骂。这也是整个贾家男性长辈,教育家中男性小辈的一贯方法。也就导致了,贾家的玉字辈和草字辈,在家中男性长辈面前,都是一副唯唯诺诺,瑟瑟发抖,都不敢高声说话的样子。
而张员外却不同,他虽然也希望贾琮将来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可以入朝为官。而且在贾琮的课业方面,也一直都严格要求,却是会遵从贾琮自己的意愿。
就比如之前张员外让张老管家带给贾琮的书籍,虽然大都是以科举考试的内容为主,但其中也夹杂着起许多其他方面的书籍。
贾琮如果选择按照他的安排,选择走上科举道路,那么张员外会竭尽自己所能的去培养他。
如果贾琮真的不想科举为官的话,张员外也不会逼迫贾琮。而是会尊重贾琮的选择,按照贾琮所选择的方向和道路,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
再比如,张员外等过段时间准备传授贾琮的琴棋书画,还有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有雅人四好中的琴棋书画。
张员外对于贾琮的要求就是,不要求他全部精通,但要求他每一项都有所涉猎,并拥有最基本的鉴赏能力。然后再从其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项,去深入的学习。
我在红楼当桃花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