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两年你让弟子等的好苦啊!”老太监刚刚读过,嘉靖便起身来到余会元身旁,此言虽轻,但在这大殿内却犹如惊雷,一旁站立的当朝宰相杨廷和扭头看向这位年轻的不像话的人,眼神极为复杂和忌惮,其余学子一脸茫然,不知自己是否出现了幻听。
“以你的聪明,应当知道我这样做的目的,可惜功亏一篑,你呀!这帝王之术还不到家!”
“弟子惭愧!”嘉靖说着脸带笑意,心中暗道:“老师心向于我,我怎能让老师委屈!”
“老夫杨廷和,对你早已如雷贯耳,少年俊才,当真后生可畏!”
“首辅大人谬赞了!”道生轻轻一笑,躬身施礼,正式与这位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宰相见面了,也开始了互为争斗的忘年交,共同打造了嘉靖盛世。
后世史书称嘉靖为圣皇帝,在位五十载,主动退位让贤,史称嘉靖盛世,由圣皇帝亲自下令为帝师作传,供于祖庙,传于后世。
嘉靖五年,帝师以连中三元之姿,见于世人,帝甚欣喜,既命帝师入宫详谈,四日后,王命通传天下,整肃天下吏治,合并东西两厂,设明镜司,监察天下,五个月后,京中为之一肃,查抄贪官污吏着近百人,朝中人人自危。
嘉靖六年,上受帝师经济之法,以民生为本,新设道路司,车马司,以牢中罪犯为劳力,凿山取石,铺设青石路,自京中始,七纵八横,网络天下,自此商旅迅捷,兵马畅通无阻,至嘉靖十九年基本完工,世人称为圣贤路,商人称之为生钱路。
嘉靖七年,两广之地重开海禁,各类海货络绎不绝,货通天下,便是长安之远,亦能吃上海中鲜味,四时八奇,屡见不鲜,百姓皆称陛下圣贤。
嘉靖八年,明镜司设立十二宫,全由陛下掌管,又另复设宋时垂拱殿,由丞相带领百官处理政事,由明镜司司长从旁记录,呈递陛下审阅,吏改之初,朝野犹疑,唯上与帝师坚持,施行之后,一时之间竟政令通达,上大悦,至此群臣信服,无有不从。
嘉靖九年,垂拱殿设五年轮岗,帝师曰五年计划,每五年便要调换岗位,便连丞相亦是如此,以不记名投票,一时之间群臣兴奋,无不奋发图强。
嘉靖十年,国富民安,帝师下令开通商市,提商户为同等,可入朝为官,并收天下土地为国有,推广海外番薯,玉米,土豆三粮,越明年,百姓始知饱腹之乐,又令制六畜,刊印饲养之法,传人诵读讲解,收天下医书,勘定标准,设立医考,自此良医繁盛,同年十月,藩王以清君侧,斩妖道为由叛乱,帝师一路南下,于万军之中,擒住藩王,押解入京,同年十二月,各路叛军充为劳力,修建石路。
嘉靖十一年,国库充盈,帝师上奏,立小学,中学,大学三层官学,凡适龄儿童,皆要入小学习字,一应费用,由国库支持,所有拨款,然后以考升学,由明镜司监察,自京都而始,凡城中所在,皆有三学,世人跪拜,口颂陛下仁德。
嘉靖十二年,陛下掌管天下兵马,凡三十五岁以上,十八岁以下者,尽数剥离军籍,开垦荒地,由三学抽调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者参军,层层选拔,时到退伍,得帝师秘法,将兵训练有素,上大悦,下令立秋阅兵,威震天下,自此天下称雄。
嘉靖十三年,由帝师带队,巡游天下,江湖为之息声,各门各派高手并入明镜司,明镜司外设藏经殿,收天下武功,凡功勋满足,自可按功选取武术,并有名师传承,自此群雄收心,多于军中立功建业。
嘉靖十四年,诏令天下,在野贤才入京勘定经史,厘定律法,于皇极殿外大讨论,上擢贤遣能,天下大治,时有北方满族八旗之兵协兵自重,又有倭寇扰边,上震怒,帝师领兵北伐,同年八月,驱兵直入长白山,斩敌共计十余万,捷报入京,帝师却乘船南下,越明年三月,组建水师,千帆争渡,同年五月,由高丽入倭国,毁宗灭庙,斩杀天皇,又令随船书记设立郡县,归化野民,虽有反抗,但驻军已定,民生改善,使倭民拥戴,倭民之中,常有自称正统天朝百姓之人,虽为时人鄙薄,然可见治理之功。
万界无量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