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一万无边无沿,官军如潮水般的涌来,不断将一股股四散奔逃的贼兵淹没。很快便来到了战场上。
海王爷偷眼望去,周围已被官军包围,暗自叫苦,对着夺魂双剑吴青友大喝道:“吴老四,快走!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海王爷,你跟我一起走,他们拦不住咱们!”夺魂双剑吴青友大声回复道。
“我走不了了,这么多年的老哥们弟兄都埋在了这里,我跟他们拼了!”
海王爷说完,一挥三股托天叉将周身气势升到最高,一叉挥出罡气扫向杜平,杜平急忙璧山,正好中了海王爷下怀。海王爷借着杜平一躲之际,冲了出去,直奔海边。
众人一愣,这是几个意思啊,刚才还在口口声声的要拼命,怎么这么快就逃了?追,斩草除根,不可放虎归山。陈正青带着众人随后便追。
夺魂双剑吴青友双剑摆开,做出了要逃的架势,被黑牛和黄平拦住,反而拼起命来。这一明一暗,声东击西让众人非常不适应。
见前面飞来一匹枣红大马,马上坐着一员大将,陈正青急忙大喝道:“前面的将军,截住他,他便是海王爷!”
马上之人摘下偃月刀,端在手中,看向跑在前面的海王爷。海王爷根本没有将马上之人看在眼中,在他看来朝廷的大将军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单对单拼杀根本不是江湖中人的对手。
他到了马前手中三股托天叉刚要向马上之人刺去,马上将军眼疾手快一偃月刀劈向海王爷,这一变化出乎海王爷的意料。
海王爷冷笑一声,举叉相迎,罡气萦绕在钢叉之上,海王爷准备一叉将偃月刀碰飞,然后击杀马上将军。偃月刀与钢叉相碰,海王爷并未将偃月刀磕飞,相反冲钢叉上传来一股巨力,让海王爷双手一沉,差点撒手扔叉。
“哈哈哈,海王爷还认识某家否?”马上将军大喝道。
海王爷听着声音耳熟,抬头仔细观瞧,只见马上将军方面大耳,眼如铜铃。
“陈九州!?”
海王爷一脸愕然的看向眼前之人,知道今日恐怕走不了了。
要说在南域最大的草包将军非钱大仓莫属,但若说南域军中第一猛人非眼前的陈九洲不可。
陈九洲是南域陈家庄的人,家里老父亲被人称作陈半城,家趁人值。陈半城本想让儿子考个功名回来光宗耀祖,但谁曾想陈九洲从小力大过人,不服管教,陈半城一连请了十多位老师,甚至花重金从京城请来皇子的老师教授陈九洲,但陈九洲却左耳听右耳冒,一句没听懂,授课的老师气急了拿起竹板敲打他,他反而嬉笑劝老师多多用力,气的老师一个个离开了陈家。
陈九洲在家无事就跟着自家护院的拳师习练武艺,陈半城经多识广,知道儿子不是学习的材料,便想起了附近灵泉寺的一位老方丈,此人与陈半城有些交情,寺内一座大殿便是陈半城捐的。
灵泉寺的老方丈知道陈九洲其人,本不想收他入寺,但碍于情面答应下来,收陈九洲做了俗家弟子。
起初一年为了磨练陈九洲的性子,每日早晚功课朗诵佛经,让寺内的一位不着调的大和尚带着陈九洲。不是老方丈心不慈悲,只因陈九洲名声在外,寺内的僧人都不敢领着差事,没有办法老方丈为他安排了位不靠谱的普云大和尚。
这普云大和尚喝酒吃肉,除了奸、淫、盗外其他的样样都干,但佛法却是无人能辩的过他,属于无师自通那一类,就连老方丈都佩服他的佛性。天长日久众人也就习惯了他的所作所为。
陈九洲与普云大和尚很是投缘,一见如故,两个人称兄道弟,老方丈只好在一旁故作不知。
说来也怪,自从陈九洲进了灵泉寺后,普云收敛了很多,每日带着陈九洲在藏经阁诵读佛经,偶有几日会背着众人拿些酒肉在藏经阁内大吃特吃一顿,搞的寺内众人都以为普云改性了,要“弃恶从善”。陈九州住在寺内很少回家,搞的陈家都以为他要剃发出家,曾几次来寺内旁敲侧击打探消息。
六扇门之无影神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