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珣在家里待了两天,崇平帝给的假也过完了,说实话他是真的不想去,谁想上班呢。他在崇平帝身边当差有些时间,对崇平帝的有些习惯也已经了解不少了,这是个勤勉的皇帝,也是个进过军营的天子,心中有着不小的抱负。
“明日你去找赵擒虎,他负责这些事情,好好搞,别给朕丢人。”
“臣贾珣定不负陛下信任。”
贾珣没有离开,而是默默的现在旁边伺候着,崇平帝有些不明所以于是开口说道:“你这小子,发什么呆,莫非你觉得朕训练新军不好?”
“臣不敢,臣只是方才想了想从军后的日子。”
“我看未必吧,来说说你的看法,朝堂上的有些话朕都听腻了,朕想听听你的想法。畅所欲言,朕赦你无罪。”
“回陛下,陛下是想对付长城外的鞑子还是辽东的建奴,又或者是那还远些的罗刹国?”
“你怎么就断定朕是想对付他们三者之一呢?”
“蒙古鞑子与我朝相持数百年,从未放弃入主中原之心,每年都会或多或少袭饶边疆。以往蒙古各部落相互征伐,水火不容,自然不用太过担心;可这几年科尔沁部吞并了不少部落,势力强大,难保蒙古各部落再次归为一体。到时,我大周边疆将不得安宁。”
“嗯,接着说。”崇平帝点点头示意。
“辽东建奴虽说人数不多,满员不过五六万之多,也没有什么战术战略,但其生活在极寒之地早已适应了当地气候,彪悍程度甚至远强于蒙古鞑子,长期的狩猎生活,让他们人人都是骑马高手,箭术高手。长期掠夺我辽东百姓,现在更是卷走百姓、工匠为其耕种、劳作,其野心不小。而我辽东驻军因后勤粮草难以运送无法大军出击,大军出击后也难觅踪迹,常常得不偿失。还有那罗刹国气势汹汹,对我朝疆土垂涎已久。”贾珣将自己的的分析都说了一遍,崇平帝思索了一番也是赞同。
“朕想练新军不只是想除掉他们这些隐患,还想改变一下这被动的局面。朕不想他们坐大,但朝堂上不少人却安于现状,以大军开拔所需钱粮来堵朕的口,说什么穷兵黩武只会让国库空虚...”
“朕又何尝不想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啊,只是有些事这代人不做,下一代人更难去做,到最后想做就做不了了。贾珣你可清楚?”
“陛下心系天下苍生,为万世而谋,实乃圣明之君。贾珣定不忘陛下今日之教诲,为了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贾珣听着崇平帝的话,颇有收获,深感这位主对自己期待很高。
第二日,贾珣没有去宫中,而是去了他的从军之地,这是一座大军营,里面有好几座大校场,各应器件都备齐了,装备什么的都是最好的,看来崇平帝十分重视这次练军。贾珣来到军营里面,里面人不少,基本上都是这一群那一群,贾珣与他们不认识也只能一个人待着。
“我叫孙索,你叫什么?”贾珣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突然一个身体壮硕的大汉也靠了过来。这大汉看着魁梧,长的有些凶神恶煞,说起话来却与长相颇为不符。
“我叫贾珣。”贾珣拱了拱手也是客气的说道。
“看来,你我也是一样,与他们不同,都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
“哦?这里面有什么门道吗?”贾珣有些好奇他会怎么说。
“你看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抱团在一起,而我们这些都是零零散散的。他们这些人要么是来自禁军,要么是十二团营的,只有我们是来自地方的。”孙索慢慢解释着,心中有些不服。
“那你来自哪里?又是怎么被选上的。”贾珣看着这彪形大汉,来了兴趣。
“我啊?我是原是边军的,因为得罪了当官的被发配去养马,后来随戍边大军一起回来了,唉,一言难尽。前些日子被几个当官的看中让我来这报到,你看这些零零散散的兄弟大多都是地方上调来的。”
“这样啊,多谢孙大哥告知。”正当贾珣与孙索聊天时,一群人围着一个身穿甲胄的将军走了过来,为首的一直走到点将台上。
红楼少年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