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风尘仆仆的赶路,孙传庭终于赶到了京城。
进入京城后,对于新帝的各种花样频出的议论层出不穷。
孙传庭越听越心惊。
倒不是孙传庭真的相信这些议论,而是对于这种现象感到心惊。
这里可是天子脚下啊,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光然议论皇帝的种种是非。
而皇帝却一直对此保持沉默,不对此进行任何的约束。
沉默就是纵容,皇帝这是要干什么?
皇帝这是彻底躺平了?还是皇帝真的出了什么意外?
亦或者……。
孙传庭突然浑身一个激灵,不敢再想下去了。
无论如何这次要是能见到皇帝的话还是要规劝一下,算是不白来一趟。
临近皇宫时,孙传庭看到了乌压压一片跪在午门之前的请愿士子们。
他们已经在这里跪了好些天了,一个个东倒西歪,面容憔悴。
“自作自受!”
对此现象,孙传庭并没有被震撼到,也不感动,反而颇为不屑。
身为大明少有的明白人,孙传庭并没有被这些士子的苦情戏所骗到。
或许其中真的有人是抱着一颗诚挚的心来真诚向皇帝陛下请愿的。
但是这种人也不值得同情,这些就是愚蠢的糊涂人。
进入京城后,孙传庭对于皇帝巧取豪夺与民争利的言论有了真实的了解。
皇帝拿出来的东西根本就是供不应求,人家抢着要买的。
而且皇帝还每日限量供应。
最多也就是觉得皇帝掌握这么多钱财有些不妥罢了。
但是对于皇帝躲在宫里不闻世事的做法依旧不认同,心依凉。
孙传庭来到午门前停了下来,等待通禀后被皇帝召见。
孙传庭来到这里后,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侧目与关注。
甚至还有不少士子以为孙传庭和他们一样也是来向皇帝请愿的。
于是纷纷出言问候。
只是对于这些人的问候,孙传庭不作理会。
而孙传庭出现在宫门之前的事,很快便被部分朝臣知晓了。
一些与孙传庭有旧或者认识孙传庭的人纷纷感到一阵奇怪。
皇帝不是不见任何朝臣么?连内阁各位阁老以及六部尚书都见不到皇帝。
为何皇帝会召见一个已经辞官回乡闲赋了快两年的人,而且还是一个之前品级不高的人。
新帝这登基才不到一个月,是从什么犄角旮旯的地方把这位平平无奇的人给找出来的?
对于皇帝宁可召见一个之前职位不高而且还已经辞官了的人,也不召见他们这些近在咫尺的朝臣,让很多人心生不满。
孙传庭在午门外未等多久,就被准许入宫觐见皇帝。
“臣孙传庭拜见陛下!”
孙传庭进入御书房后恭敬的跪拜朱由检。
“孙卿平身!”
“大伴,给孙卿看座。”
朱由检打量着孙传庭,正值壮年,面容坚毅,透着一股儒雅风度。
不知道这位青史留名的人是不是思想僵化之人。
“谢陛下!”
对于皇帝的赐座,孙传庭原本凉凉的心稍微有了一丝温度。
毕竟是第一次见新帝,孙传庭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
“孙卿,朕召你来,是有些事想和你讨教一番。”
看着孙传庭有些紧张,朱由检语气更加温和了几分。
“请陛下吩咐,臣知无不言。”
孙传庭听到皇帝温和的语气,果然轻松了几分。
同时心里也有些疑惑,自己也没啥出名的,皇帝需要向自己讨教什么。
“嗯,孙卿不用紧张,也不用有任何顾忌,就说说你内心的真实想法,无论如何朕都不会怪罪,即使是说大明将亡也没事。”
朕只想求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