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魏忠贤也没闲着,而是开始思索起来,如果新帝真的疯了,到底该选择哪一位藩王入京登基。
而御书房内的朱由检在应付完周皇后后,也继续陷入沉思中。
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办的三件大事确定后,朱由检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办成这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中,最迫切的便是天灾与流寇爆发。
天灾与流寇爆发具有紧密的相关性。
若是能够抵御天灾,在天灾波及的区域的农民便会有粮食收成。
只要这些区域的农民还能有饭吃还能活下去,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降低。
当然,在这些区域中还有一部分天生的野心家,这些野心家就是引爆流寇爆发的火星。
所以,将这些火星消灭掉也能够延缓一些流寇爆发的时间。
根据史料记载,流寇的发源地是在陕西北部、甘肃东部以及宁夏地区。
从天启年间到现在,陕甘地区已经持续了数年的干旱。
这些地区的农民早已穷困到了极点,还有这些区域的边镇士兵也积欠了数年的薪饷,再加上当地官府以及将领的盘剥,此地形势已如烈火烹油。
只需要一点火星便能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穷困饥饿的百姓,边镇逃离的士兵,各路山匪马匪,被饥荒聚集到了一起。
最终由野心家马匪和山匪们扯起造反大旗,开始流窜抢食。
犹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最终彻底压倒了大明王朝。
而朱由检记得,大概是崇祯元年年初,这些人便会聚集在一起点燃这一场席卷了整个大明北方的流寇浪潮。
这些人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活动,只是此前大家各自为营,实力相对弱小。
经过几年的发展,各自实力都壮大了许多,再加上持续的干旱,最终相互联系聚集在一起,分为三十六营,人数甚至有十数万之多。
起事之后,迅速席卷陕北、宁夏、甘肃等地,人数迅速增加到了数十万。
“只有不到半年时间了么,时间太紧张了。”
梳理到这里,朱由检心中微沉。
在陕甘地区周围还有大明的四个边镇,甘肃镇、宁夏镇、榆林镇、固原镇,这些边镇合计还有约二十万军队。
而就在大明边镇重军云集的地区竟然让匪寇纵横驰骋发展到了十数万之多。
由此可见大明边镇军务的废弛程度。
“一定要摁住这次匪寇的聚集起义,即使不能全部消灭也要将他们打散削弱。”
“然后全力围剿,将流寇浪潮消灭在萌芽中。”
“若是让他们聚集在一起起势成功,陕甘地区将会迅速糜烂,然后迅速波及到河南、山西地区。”
“到时候将再难以收拾了。”
朱由检不禁捏紧拳头,脸色狰狞。
“天哪,皇爷又在想什么?怎么如此可怕!”
安静的站在一边的王承恩此时大气不敢出。
朱由检却不管其他,此时已经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调兵围剿这些匪寇。
只是片刻之后,朱由检浑身一软。
调兵围剿匪寇谈何容易,这些士卒们已经多久没有领到薪饷了,现在依然还能够坚持没有全部溃散就已经很对得起老朱家了。
再说了,饭都吃不饱,哪里有什么力气去剿匪。
如果强令这些饿着肚子的士卒去剿匪,说不定到时候他们就直接加入匪寇了。
皇帝又何如,没钱万事休!
“大伴啊,现在国库和内帑还有多少银两?”
想到钱财,朱由检顺口向王承恩问道。
朱由检突然诈尸,让有些走神的王承恩浑身一激灵。
“回皇爷,当前国库空空如也,内帑倒是还有约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王承恩回道。
“真穷!”
朱由检闻言撇嘴道。
朕只想求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