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当时皇帝陛下还略有不放心,而且当时的帝国南军元帅项信还可以做事情,没必要调任,自然而额把柳如逝调到咸阳出任帝**部尚书。
当然考察的意味肯定是存在的,几年下来,皇帝陛下倒是非常认同柳如逝的做法。
所以在打算调任项信出任帝国太尉的时候,直接没有通过朝堂大臣,而是直接任命柳如逝出任帝国南军元帅,兼任两座道州的督导,同时各自兼任道州的大总管。
当然这些都是以前项信有过的位置,只是生搬硬套的落到柳如逝身罢了,没有别的奇怪的地方,很是正常。
对于柳如逝出任帝国南军元帅这样重要的位置,朝堂面的官员们即便是有所说话,都是没办法无济于事。
毕竟柳如逝出任帝国南军元帅,实在是板钉钉的事情,否则别人出任帝国南军元帅,难以服从,而且皇帝陛下肯定不同意。
柳如逝出任算是最符合平衡状态的存在,两边都是不存在言说的,否则就是不知所谓,毕竟柳如逝地位和功绩摆在那里,要是他都没办法接任项信的位置,帝国之内谁都没有资格。
只是柳如逝出任帝国南军元帅的这段时间以来,倒是有着朝堂面的官员不知所谓的对着他们军方出手,很明显是在试探或者警告。
只是在这样的时间做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有些蠢笨,不知道背后有着谁在操纵,不过对于军方而言,不理会最是完美的结果。
没办法,下官场的官员都是盯着他们,没有确凿的把握,谁又能奈何朝堂官员,而之前他们愤怒的,不过是曾经的默契。
现在默契不在,又如何?
尽余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